投入太多、幾無成效 AI泡沫應該要戳破了
在這個科技股財報季,華爾街人士開始詢問一個重點的問題:什麼時候企業會開始在人工智慧(AI)上真正賺錢?
自從ChatGPT啟動AI軍備競賽以來的18個月裡,科技巨頭們承諾該技術將徹底改變每個行業,並以此為理由在執大型AI模型所需的資料中心和半導體上花費數百億美元。與這個願景相比,它們至今推出的產品感覺有些力有未逮:聊天機器人沒有明確的貨幣化途徑,AI編碼和客戶服務的成本節約措施不足,以及有時效果不佳的AI搜尋。
大型科技公司即使花費了數十億美元,但在AI或可謀利的新產品方面的顯著收益仍然相對較少,投資人開始變得焦躁不安。
亞馬遜1日的獲利和財測不太令人有信心,這可能主要歸因於人們擔心該公司在AI上投入大量資金卻沒有太多成果,而此時其核心業務也面臨障礙。英特爾則是在為適應AI浪潮而投入巨資後,目前正試圖透過削減100億美元成本並解雇數萬名員工來控制局面,該公司股價聞訊暴跌。
簡而言之,投資人的擔憂可以歸結為:這一切真的值得嗎?或者它只是該行業正在追逐的另一個虛無的目標,以實現其無限成長的夢想,然後放棄它並轉向下一個大目標?
正如摩根史坦利分析師韋斯(Keith Weiss)在微軟財報電話會議上所說:「目前,業界圍繞生成式AI的資本支出要求以及貨幣化是否真正與之相匹配,存在著激烈的爭論。」
高盛的報告也質疑生成式AI是否「支出太多,收益太少」。
谷歌和微軟的股價在公布財報後均出現下跌,顯示投資人對其巨額AI投資並未帶來遠超預期的結果感到不滿。Meta上季經歷了類似的股東挫敗感,但這次避免了同樣的命運,它展示了其AI投資如何至少為其核心業務做出貢獻,包括使公司能夠利用其AI工具輕鬆製作引人注目的廣告。
部分投資人甚至預計,科技巨頭將在本季開始表示將放棄AI基礎設施投資,因為「AI沒有帶來預期的回報」。
但事實恰恰相反,谷歌、微軟和Meta都表示計劃投入更多資金,為它們期望的AI未來奠定基礎。Meta表示,目前預計全年資本支出將在370至400億美元之間,將財測下限提高20億美元。微軟預計2025財年支出將超過2024年起的560億美元。谷歌預計今年每季資本支出將「達到或超過」120億美元。這些數字即使對於極其富有的公司來說,也是一個很大的數字;比如說谷歌,其第2季資本支出約占其總銷售額的17%。
科技龍頭表示,它們需要的是更多時間, 而且是非常多的時間。
微軟財務長胡德(Amy Hood)在公司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其資料中心投資預計將在「未來15年及更長時間內」支持其AI技術的貨幣化。
Meta財務長Susan Li告訴分析師,Meta預計「生成式AI的回報將在較長一段時間內實現」。並補充說:「生成式AI是我們更早進入的領域;預計我們的生成式AI產品不會成為2024年收入的實質驅力。但我們確實預計,隨著時間過去,它將開闢新的收入機會,讓我們能從投資中獲得豐厚的回報。」
對許多投資人來說,這個時間範圍太過籠統:他們已經習慣了矽谷可靠的每季銷售和獲利成長。
D.A. Davidson分析師盧里亞(Gil Luria)表示,「如果現在就投資並在10到15年內獲得回報,那就是風險投資,而不是上市公司投資。」「對於上市公司來說,通常期望在更短時間內獲得投資回報。因此,這會引起市場不安,因為目前還沒有看到需要證明這些投資合理性的應用程式類型和應用程式收入。」
某些投資人質疑AI投資能否獲得回報。高盛分析師科維洛在報告中表示,「該技術並不是為了解決合理成本的複雜問題而設計的」。
以特斯拉採用AI的「全自動駕駛」(FSD)技術為例,說明AI產品需要時間才能實現。自2015年以來,特斯拉一直將駕駛輔助技術作為公司業務計畫的關鍵,並始終承諾該技術將在短時間內完全具備能力。但FSD仍然需要一名專心的人類駕駛人在出現問題的情況下掌控方向盤,並且在首次向特斯拉客戶發布近4年後,至今它仍常受到安全問題的困擾。
目前,科技公司執行長似乎都同意「投資不足的風險遠大於投資過度」。資料中心的建造需要時間,如果有人要在AI競賽中獲勝,沒有公司願意僅僅因為沒有足夠的運算能力而錯失領先的機會。他們從核心業務獲得足夠的收入,投資人目前會忍受這些支出。
但在不久的某個時刻,來自投資人的壓力將足以迫使科技領先者撤回基礎設施投資,讓收入成長迎頭趕上。盧里亞預計將在今年底或明年初。
他說,「現在的遊戲是:『我們都必須表態願意根據需要進行投資最大化,因為我們想保持領先地位』。但在某些時候,投資將變得如此繁重,以至於其中有些人會說,『也許下一季我們不會投資那麼多』,然後其他人也會跟進表態。」「畢竟從大局來看,這種投資水平是無法持續的。」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