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3日大跌有理嗎?8疑似因素皆牽強 唯這理由難反駁
這情景似曾相識。周二對風險性資產來說又是淒風苦雨的日子。費城半導體指數崩跌7.7%,跌幅是2020年3月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最糟;輝達(Nvidia)市值瞬間蒸發近2,800億美元,單日市值失血慘況史無前例。油價摔落今年低點,美股史坦普500指數收跌逾2%,「恐慌指數」(VIX)激升33%並重新站上20點,凸顯市場焦慮加深。賣壓4日蔓延至亞洲和歐洲股市。
華爾街又開始七嘴八舌找原因,以下檢視一些據稱觸動3日美股大跌的可疑因素:
一、資金輪動:7月湧現一波從輝達等巨型股抽離、轉向小型股的猛烈資金輪動,據說對美股大盤弊大於利,因為可釋出豐沛資本至其他類股。然而,那情景這回並未發生。羅素2000小型股指數3日同步重挫3.1%。稱不上什麼輪動。
二、資金遁入安全港避險:黃金是最直覺的避險資產,但3日反而收跌。美國公債殖利率下滑,意味美債價格上漲,反映確實吸引一些避險買盤,但並不多,跟8月初所見的恐慌性買盤爆量沒得比。
三、聯準會(Fed):夏季期間,投資人對Fed利率下一步的預期已大幅調整。9月以來,尚未發生足以改變市場對Fed本月降息1碼(0.25個百分點)的預期。根據聯邦資金期貨市場價格的彭博世界利率或然率數據顯示,交易員預期本月稍後降息至少1碼幾乎已成定局,降息2碼的或然率也有37%,未來進一步降息的機率大致不變。
四、地緣政治:令人憂慮的國際情況已廣為人知。德國極右派政黨在德東兩邦選舉贏得歷史性勝利,哈瑪斯處決以色列人質,俄羅斯飛彈空襲烏克蘭,在在顯示地緣政治衝突進一步升溫,可能擾亂石油供應。然而,很難把華爾街3日賣壓急湧歸咎於地緣政治因素,因為原油價格3日不漲反跌。布蘭特原油價格此刻位於2024年低點。地緣政治風險升高但油價卻漲不動,往往顯示全球需求疲弱。再加上OPEC+成員國庫存增加,以致油價欲振乏力。其他因素不變下,那種情況應該對(能源股除外的)美股有利才對。
五、半導體需求:美股最新賣壓集中在晶片股,而且3日美股開盤前確實有一些消息傳出。全球7月半導體銷售僅比6月增加2.7%。但世界半導體貿易統計(WSTS)數據顯示7月全球半導體營收年增18.7%,這兩項數據合起來看,最新半導體需求訊息沒理由引發晶片股賣壓。禍首指向輝達,彭博報導披露,輝達接到司法部反托辣斯調查的傳票,但此消息是在盤後才揭露。輝達財報上周就公布了,財測未令人驚艷的「利空」已發酵多日,沒有任何新的發展可合理化市值再度狂瀉2,800億美元。
六、利差交易:8月初那場股災的主因是日本銀行(央行)意外升息,觸動日圓利差交易(借入便宜日圓、並把資金渟泊在利率更高之處)平倉潮狂湧,並殃及其他市場。本周上半段確實見到日圓又走強,或許仍有更多投機性部位將被結清,但這回尚未見到投資人信心潰散、爭先恐後平倉的跡象,至少從熱門的墨西哥披索/日圓利差交易看不出來。
七、ISM製造業指數:美國供應管理協會(ISM)3日公布,8月ISM製造業指數從7月的46.7升至47.2,但低於華爾街預測的47.9,且已一連五個月低於象徵景氣榮枯分界線的50,訂單和生產也同步加速下滑。這套數據使市場對美國經濟衰退的疑慮死灰復燃。
果真如此嗎?製造業在美國經濟所占分量愈來愈小,所以製造業景氣作為全美經濟強健指標合適與否,備受質疑。本世紀以來,另有五次ISM指數跌破50、但美國經濟後來並未衰退。所以這項指標呈現「偽陽性」的機率不低。這一回,ISM製造業指數跌入景氣萎縮領域已有好一段時日了,但美國整體經濟狀態仍佳。可能是因為新冠疫情造成巨大衝擊,已扭曲許多指標,包括ISM在內。
八、9月魔咒:上述理由似乎都不成理由,所以許多人怪罪於「黑色9月」。對華爾街而言,9月向來「不祥」,通常是美股一年中表現最差的月份,但這種印象有一大部分是因為跟911恐怖攻擊事件、2008年雷曼兄弟倒閉掀起金融海嘯產生聯想。
結論
綜合分析以上因素,作為引爆美股3日賣壓的說服力都不強。更可能的情況是,本周一連串重要經濟數據將陸續出爐,除了美國製造業景氣報告外,周五公布的8月非農就業報告更是關鍵,投資人可能趕在數據公布前,暫時先退場觀望。
那投資人又為何如此謹慎?彭博資訊專欄作家歐瑟士指出,真正原因是美股目前價位已十分飽和,跟人工智慧(AI)沾上邊的股票漲幅已大,持有這些AI股的投資人見風吹草動就有藉口獲利了結。在ISM數據之後,倘若周五公布的就業報告也令人失望,那麼很可能重現類似8月的股災。
若不是股價已經高估,讓投資人居高思危、忐忑不安,那種風險無論在哪個月份都不會發生。
盛寶銀行駐新加坡外匯策略主管查娜娜說:「8月5日市場動盪程度或許讓許多人大栽跟頭,難以抹除那些記憶,尤其『硬著陸』vs.『軟著陸』的困惑仍未擺平。」
她建議投資人此時「寧可謹慎行事」,因為在投資人緊張兮兮的此刻,數據不論好壞,都可能牽動市場敏感神經——數據轉弱會升高衰退疑慮,數據若強又必須下修對Fed降息的預期。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