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選在即 比利時總理訪中 遭國內批時機不當
比利時總理德克魯12日將在北京與中國領導人習近平、李強等會面,由於正逢台灣總統大選前夕,加上比國正輪值歐盟主席,他又帶一批商界人士隨行,遭比利時政學界批評時機、策略不當。
上一次比利時總理出訪中國已是2016年的事,使德克魯(Alexander De Croo)此行倍受比國內部關切。除了為比利時駐北京的新大使館揭幕,重頭戲在12日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國務院總理李強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長趙樂際進行的雙邊高峰會。
德克魯隨行官員包括9日先赴上海見商界團體的外交部長拉碧(Hadja Lahbib),一群比利時企業和農畜團體代表也跟著去。不過與2019年時任比利時外長雷恩德斯(Didier Reynders)和公主阿斯特麗德(Princess Astrid)率領破紀錄的632名貿易代表團相比,這次規模小很多。
據比利時荷語大報「晨報」(De Morgen)11日報導,與德克魯同屬聯合政府友黨的聯邦眾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范荷芙(Els Van Hoof)批評他選在台灣總統大選前夕訪中,因北京正試圖干預台灣選舉,「你不希望無意間釋出站在中國那一邊的訊號」。
她強調比利時國會多次通過決議關切中國對新疆、香港的打壓和對台脅迫行為,近期也有一個多人代表團訪台,因此她期待德克魯能對中國領導層表達清楚立場。
反對黨領導人德魯佛(Peter De Roover)更質問德克魯「去中國做什麼?」若帶著商業團體為經濟利益而去,代表他是投機主義者,若是去捍衛西方價值,那又會開啟外交爭論。
他認為「這些年來我們天真地讓自己纏入中國的網中」,看上14億人口的市場機會,但如今地緣政治情況顯示過去是盲目的,比利時需要「對中國斷奶」,以重獲戰略自主性。
比利時荷語區自由大學(VUB)中國研究專家范莎娜(Sara Van Hoeymissen)也接受「晨報」採訪,認為比利時缺乏一套中國戰略,「行動經常沒有方向」,例如最近公共運輸公司De Lijn向中國比亞迪採購電動巴士,就引起在地業者抗議。
范莎娜也對歐洲強調必須與中國成為合作夥伴才能解決氣候問題的主流論述持疑,她說實際的情況是歐洲與中國在電池、晶片、電動車等綠能科技上衝突,充滿了競爭關係,甚至是對抗關係,包括愈來愈將中國政府的國家資本主義行為看作威脅。
不過,隨同德克魯出訪的農業團體Boerenbond代表則告訴「晨報」,他們希望此行能重新讓比利時豬肉進入中國市場,還說中國人將「較差的」豬肉部位如腳、耳、尾巴視若珍饈,因此能用比歐洲高許多的價格出售。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