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屈了16年 故宮「蘇軾書赤壁賦」終於當上台灣國寶
文化部3日公告,故宮典藏的7件書畫指定為國寶,其中包括日前以「浮海一粟」引爆話題的「蘇軾書前赤壁賦」。「蘇軾書前赤壁賦」為蘇東坡手書「赤壁賦」的唯一真跡,以蘇大文豪跟赤壁賦在中國詩詞中的地位,此帖早該跟「寒食帖」、「江上帖」等蘇軾真跡同列為國寶,卻因缺乏展出機會無法送審,始終無法獲得文資身分,如今終於揚眉吐氣。
其他六件被公告為國寶的包括:元趙孟頫書禊帖源流、唐吳彩鸞書唐韻、集古名繪宋李唐大江浮玉、明陳洪綬畫隱居十六觀、清傳綮寫生、元吳鎮嘉禾八景。還有兩件被指定為重要古物:明趙左秋山紅樹圖、明陳淳設色花卉。
元豐五年(1082)7月16日,蘇軾與友人乘舟遊覽黃州城外赤鼻磯,遙想800多年三國時代赤壁之戰中孫權破曹軍,寫下千古名作「前赤壁賦」,表達對宇宙及人生看法。同年10月重遊,又寫了一篇「後赤壁賦」, 兩文後世傳誦不絕,不論新舊課綱都列入推薦選文。
文化部文資局的指定理由表示,此卷為蘇軾親筆所書文學名作「前赤壁賦」,跋語中透露被謫貶黃州的困境與無奈。無論從書家本人到此文寫作緣起、傳說、流傳與對後世影響等,皆堪稱史上不朽經典。
在藝術成就方面,文資局指出,相較蘇軾傳世率性隨意行書,此卷行楷作風流露精心書寫態度,筆法上變化萬千,結構亦別出心裁。透過不同起筆方式,搭配合適運筆與收筆,能於楷體較多限制下出變化;書寫過程中,蘇軾亦能隨意地加入許多細膩動作,帶著些微顫動獨特線條,細賞卻又不顯刻意,反而成為其色用筆。書寫上亦開創出「我書意造本無法」新觀念,成就有宋一代尚意書風。晚明董其譽此卷為「坡公之蘭亭也」,不僅是個人傳世行楷書代表傑作,亦是北宋書學成就展現。
2005年,文建會依新修訂的文資法,將古物分為國寶、重要古物與一般古物三級,年底故宮即完成院內古物的暫行分級,2008年起分批提報文資審議,由文資局古物審議委員進行實勘與審議。擁有國寶地位的書畫多為脆弱紙質,為了保護文物,往往要等到提件展覽時,才請古物審議委員配合實勘。「蘇軾書前赤壁賦」因為太珍貴,上一次展出(2006年)是文建會啟動古物分級審議前,審議會啟動後不曾展出也無法送審,延緩登上「國寶」寶座的時機,這一等便是16年。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