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y Walk 穿越昔日曼哈頓華埠

記者許君達/紐約報導

「城市漫步」(City Walk)從今年開始突然爆火在中文社群媒體上,這種大都市中的小旅行花錢少、路程輕鬆,還能感知和觸摸真實的歷史與本地人的當下生活,曼哈頓華埠就是一個理想的目的地,而10月秋高氣爽的天氣也更適合從博物館走出來,到華埠街道上去轉轉。

曼哈頓華埠歷史悠久、故事豐富。最初,這裡是靠近曼哈頓海港的一片新移民貧民區,因骯髒、破敗、黑幫和暴力橫行而臭名遠揚,從1830年代起開始有華人家庭此居住;到19世紀末,華埠的華人社區已經規模宏大、結構完善,成為美國東海岸最大的華人聚居區,包括孫中山在內的晚清革命黨也曾經在此活動,使華埠與中國的近代歷史息息相關。

今日的華埠早已是個著名的觀光景點;不過,如果你不想僅僅吃一頓就走或僅僅在博物館中學習枯燥的歷史,也可以去走訪一些有故事的地點。

中華第一浸信教會 最早「遊民庇護所」

這間紅牆綠門的建築被包夾在華埠披露街(Pell St.)上眾多餐廳和美髮店之間,並不顯眼,不過它的大門上方有一個寫有「紀念堂」的牌匾,匾上的字是著名學者胡適的手書。

胡適是這間教堂創始人李美步(Mabel Ping-Hua Lee)的好友。李美步1896年生於廣州,在排華之風甚囂塵上的時代來到紐約,獲哥倫比亞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李美步1910年代在紐約積極投身女性投票權的鬥爭,1912年,紐約女性舉行大遊行,李美步騎馬走在隊伍之中,受到了當時社會的廣泛關注。在那個年代中,白人女性出頭露面尚且不太為社會所包容,李美步則是唯一一名長著亞裔面孔的華人女性。

1924年李美步從歐洲回到華埠,胡適題字的披露街中華第一浸信教會教堂便是李美步於1926年建立的。李美步在教堂中設立各種培訓課程和語言班,為華人新移民提供各種可能的幫助;她還成立了「夜間教堂」,招待華埠的無家可歸者和包厘街(Bowery)的醉酒者前來過夜、還提供飲食接濟,堪稱最早的「遊民庇護所」。為了向她致敬,位於宰也街(Doyers St.)上的郵局後來也被命名為「李美步紀念郵局」。

中華第一浸信教會位於華埠披露街21號,平日不對外開放,但周日時會開放彌撒。

披露街21號中華第一浸信教會1926年由女性活動家李美步成立。(記者許君達/攝影)
教堂上方的牌匾由胡適親筆題寫。(記者許君達/攝影)
李美步資料照。(美國駐華大使館微博)

堂口盤據 宰也街「血腥街角」

宰也街(Doyer St.)是華埠中心一條窄小的街道,街道中部有一個接近直角的拐彎。從1900年代開始,盤據在華埠的兩家大型「堂口」便開始圍繞著這個路段展開大規模械鬥和廝殺。這場爭鬥持續多年,雙方都經常利用宰也街上這處視野不佳的地形趁夜設伏、打擊對手勢力,也因此,該地有「血腥街角」的說法。

不過,血腥的堂鬥俱往矣。當時的鬥爭雙方早已轉型成了合法僑團、積極參與社區服務,而宰也街也變成了步行街、路面被畫上彩繪,街上店鋪林立、遊人如織。成立於1920年代的老字號「南華茶室」就位於當年的「血腥街角」,這家店在網路上堪稱「網紅」,每天賓客盈門。而在門外排隊的客人也許想像不到,他們腳踩著的,正是百餘年前血流成河的戰場。

昔日的宰也街「血腥街角」現已成為熱門店鋪扎堆的「網紅街角」。(記者許君達/攝影)

莫斯高街 「五點區」最後的影子

最初的華埠是新移民貧民區,因骯髒、破敗、黑幫和暴力橫行而臭名遠揚,英國著名作家狄更斯(Charles Dickens)還曾對這個被稱為「五點區」(Five Points)的地方記憶深刻;隨著20世紀初曼哈頓下城地區的大規模改建,重新規畫的道路和新建的政府大樓逐漸把昔日臭名昭著的「五點區」掩埋在了地下,蹤跡難巡。目前,「五點區」核心範圍內,只有當年名為十字街(Cross St.)的莫斯高街(Mosco St.)還略有些舊日風景,可供品味。

今天的莫斯高街當然早已不再暗黑。從勿街方向進入後,抬頭便可見到遠處曼哈頓金融區的摩天大樓天際線被夾在華埠的古老公寓樓之間,有種超現實之感。街上還有一處被新刷了彩繪的信息亭,那裡是已故的傳奇華人攝影師李揚國(Corky Lee)生前最愛駐留的地方。

莫斯高街上李揚國曾經最喜歡的信息亭剛剛被粉刷一新。(記者許君達/攝影)
莫斯高街兩側遍布壁畫,在古樸的表象之下,充滿了富有現代感的生機。(記者許君達/攝影)
李揚國生前在莫斯高街信息亭辦展。(記者金春香/攝影)

李揚國經常在莫斯高街的信息亭捕捉決定性瞬間,也在這裡向社區居民展示他的作品。為紀念他,市議會今年已通過法案將他的名字加在這條街的街名上。

為百年老公寓建築所包夾的莫斯高街是昔日「五點區」範圍內僅剩的尚能看到些許舊影的地方,而且狹窄的小街道正對新世貿中心大樓,古今遙相呼應,頗具趣味。(記者許君達/攝影)

華埠 華人 曼哈頓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