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跨年無感?心理師分析原因 親曝「狂歡後失落」解方

記者林則澄/台北即時報導

2024已過,即便跨年夜有眾星雲集的歌舞秀等活動,仍有人對這天沒有特殊的感覺。諮商心理師表示,許多人因為職場、家庭因素,而對具儀式感的跨年活動不再有新鮮感,年輕人偏好高強度的視聽覺刺激,也對跨年活動等場面興致勃勃,但須留意狂歡後的失落感,可找時間多與自己對話、立下新年目標。

台灣諮商心理師林萃芬提到,跨年活動本就具儀式感,大家參與其中,多半與跟當時的心理狀態與人際關係有關,會與三兩同學、伴侶、家人等心中認定重要的人,一起團聚倒數、觀賞煙火、迎接曙光,從創造回憶的過程中獲得歸屬感,也對明年更有期待感,「如果覺得跨年活動沒有什麼特殊意義,甚至是對明年沒有什麼不同目標的人,可能就會對跨年沒有感覺。」

另外,林萃芬說,也有人因為「有過各式各樣的跨年活動經歷」,才會覺得「平常心地過12月31日這天就好」,也會由於身分地位、人生階段的不同,職場、家庭等雙重因素,變得更著重當下的平靜與自得,而不再參與人擠人的跨年活動,還有人則會在鄰近午夜12時,獨自觀賞一部喜愛的電影,將一年的最後一天當成是一般的假期。

心理師表示跨年活動是情緒張力、感染力很強的場面,許多人在恢復冷靜後,心境上會有很大的落差感;圖為紐約時代廣場,一名孩童在跨年後坐在滿地紙片的地上休息。(路透)

不過,林萃芬說,跨年活動、演唱會都是情緒張力、感染力很強的場面,許多人在身臨其境後恢復冷靜,心境上就會有很大的落差感,狂歡後也難免有「假期太短」、「來不及喘息」的感覺,或因為熬夜,而在隔天起床時發現一天已悄然過去,產生「又該打卡上班,面對現實」的惆悵,建議可找時間多與自己對話轉變心境、立下新年的目標,或放眼春節假期。

跨年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