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戶外更容易發生? 長者家中預防跌倒措施學起來

世界新聞網/輯
老年人必須慎防跌倒意外。示意圖,非新聞當事者。(取材自pexels.com@Kampus Production)

隨著年事增長,人體在變老的同時,肌肉也會逐漸衰退。因此有許多老年人,即使在一般的平地上行走,也可能突然踩空摔倒,並釀成嚴重傷勢。如何預防跌倒,成為老年保健的重要課題之一。

根據日本媒體「婦人公論.jp」報導,高齡者容易跌倒的主因,在於肌力、平衡感和注意力衰退。一般人在站立或坐著時,會使用腹部、背部、大臀肌(屁股)、大腿四頭肌(大腿)等肌肉維持姿勢。但肌肉衰退後,就容易失去平衡,增加跌倒的風險。如果發現走路變慢或腿抬不高,可能就是已經開始衰退的跡象。

比起在戶外,有時在家裡,反而更容易因為熟悉,導致注意力下降,引發碰撞或跌倒的意外風險。或者是站立時被家人呼叫,可能會被打斷注意力而導致腳步不穩,以及服用血壓或貧血藥物的人,出現暈眩的副作用,都是可能造成跌到的原因。

要防止跌倒,首先要營造不容易絆倒的環境,像是不要在地面上堆放雜物、電線等等。臥床可以加裝床欄作為安全扶手,並且在早晨起床時,不要馬上起身,先等個10分鐘左右慢慢來。如要鋪設地墊,一定要留意是否防滑。脫鞋也要重視防滑能力等等。

由於老年人容易骨質疏鬆,因此需要增強肌力,進行訓練來預防跌倒。可以進行一些伸展運動,促進血液循環。此外,沒事也可以散散步,鍛煉下半身肌肉的同時,也有助於強化骨骼。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