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揭3食物帶菌風險高「自己絕不吃」 第三種易染諾羅恐致命

編譯潘勛/即時報導
食物若沒有完全煮熟容易感染細菌,消費者要注意。示意圖,非新聞事件圖。(路透)

一名食品科學家指出:豆芽菜會帶病菌、沒煎好的牛肉堡帶大腸桿菌、生蠔會帶諾羅病毒(norovirus),這三種食物風險太高,她是絕不會吃的。

每日郵報(Daily Mail)報導,用戶名「hydroxide」的女性食品科學家在TikTok貼影片指出,第一種她不吃的是生豆芽,雖然她承認「偶爾」會吃,但豆芽是風險非常、非常高的食物。

她指出,大家要了解很多食物致病的病菌,豆芽基本上是在最溫暖、潮濕的條件下種在地上的,病菌特別愛它。她表示除非你把豆芽徹底煮熟,不然你通常吃到的豆芽,例如吃河粉時一起附上的豆芽,不應攝食。

第二種她不吃的食品是不煎或微煎的牛肉漢堡;她表示自己通常點的是煎得很熟的漢堡,理由在牛肉料理烹煎的方法,嚴格來說,軟化牛肉是由原有大塊牛肉切下來的,假如有一小塊上頭有大腸桿菌或沙門桿菌之類,那麼基本上就是在絞牛肉時散播得全部都有。土雞肉及絞雞肉之類的禽肉都得烹飪到華氏165度,牛肉就不一定。

她不吃的第三種食物是生蠔,因為會帶諾羅病毒,去年12月才剛大爆發,一群有錢人大啖生蠔,就中了諾羅。

這位食安專家表示,要知道生蠔是否安全無虞,唯一之道在它們被採摘的水域是否安全清潔。任何水域中的東西,包括排泄物,最後都可能沾到生蠔。

聯邦疾病防治中心(CDC)指出,全國每年約4800萬人因食物致病,其中12萬8000人要送醫院,3000人因此喪生。

由食物而感染的細菌、寄生蟲及病毒,其中有沙門氏菌、弓形蟲(toxoplasma)、李斯特菌及諾羅病毒;其中以諾羅病毒最常見,每年每15人就有1人中到,發病時都很嚴重,有些人甚至死亡。

聯邦疾病防治中心 TikTok CDC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