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起開吃「年夜加熱菜」 醫給「這建議」避免吃進毒物

記者陳雨鑫/台北即時報導

28日是除夕夜,秉持著「年年有餘」的精神,不少家庭都會刻意留下剩菜,29日(初一)開始會重複加熱年夜菜食用,林口長庚臨床毒物中心主任顏宗海表示,年菜重新加熱食用,千萬別整份加熱,應取出該餐需要吃得份量再行加熱,如果取出的量未吃完,千萬別倒回原來儲放在冰箱的菜中,避免細菌孳生;保存食物使用保鮮膜,應與食物保持一定距離,用微波爐加熱食物,應把保鮮膜拿掉,避免PVC材質保鮮膜釋放塑化劑。

顏宗海表示,年年有餘是長年以來的習俗,但避免食物中毒,準備餐點都應該以當餐的份量為主,不要煮過多,又放在冰箱重複加熱,不僅會讓食物的營養素流失,也有可能因為沒有徹底加熱,讓家人把致病微生物或是毒物吃進肚子。

但為了因應習俗,29日開始如果要重新將年菜加熱食用,顏宗海說,千萬要記得不要整份加熱,特別像是長年菜,傳統家庭會烹煮一大鍋,建議要加熱重新食用時,取出當餐要吃的份量加熱即可,整份年菜重複加熱,家人未用公筷母匙,食物上的微生物不斷累積,保存時間一旦又拉長,後續民眾中毒的機率就會增加。

他說,避免食物遭微生物汙染,最好的方法其實是年夜菜一完成時,就先把過多的食物分裝起來,全家人再一起用餐;而食物的保存,也建議優先使用保鮮盒,特別建議使用玻璃或陶瓷材質的保鮮盒,勝過塑膠材質保鮮盒以及保鮮膜。

顏宗海表示,目前塑膠材質的保鮮盒雖然都是耐高溫的PE材質,但還是比玻璃或陶瓷材質不穩定,而國人習慣使用的保鮮膜,有多種材質可以選擇,其中PVC材質,如果經過加熱,可能會釋放塑化劑,許多人在挑選保鮮膜時,可能未注意到材質,一律建議,用保鮮膜包裹剩菜時,最好的方法是,將食物分裝到具有高度的碗中,與保鮮膜距離至少一公分,讓食物不要直接接觸到保鮮膜,如果採用微波爐加熱,統統都把保鮮膜撕掉後,再加熱。

年夜飯菜剩下後,若要重新加熱,建議不要整份加熱,應取出該餐的食用份量加熱。(本報資料照片)

塑化劑已知會增加孩童性早熟的機率,也會增加女性罹患乳癌的風險,如果孕婦尿液中的塑化劑代謝物濃度越高,該名孕婦如果懷的是男嬰,其男嬰生殖器官有先天性異常的風險會愈高。

高溫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