飽受下背疼痛困擾?醫師:不要依賴輔具 這兩步很重要

記者李文德/台南即時報導

據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統計,8成國人一生中至少會遭遇一次下背疼痛,多數是因長期姿勢不良、搬運重物等引起,可能會演變成骨關節炎,奇美醫院神經外科主治醫師洪翊傑表示,臨床上發現脊椎退化所產生的疼痛會合併多部位,呼籲病人應該要積極與醫師看診,輔以運動,更建議國人平時也應適時「自我筋膜放鬆」、「加強背肌、核心肌群訓練」,不要過度依賴護腰等輔具」,可有效預防下背疼痛風險。

洪翊傑在記者會上以20歲從事農業行銷工作近5年的黃小姐為例,黃平時需要搬磚、肥料等重物,2年前開始出現右側下背疼痛,先後接受藥物、復健治療卻未見好轉,於是到奇美醫院就診,發現病灶來自於長期過度使用,引發累積性微小創傷、脊椎拉傷,姿勢不良導致腰椎小關節磨損。於是醫師建議她採取3階段治療,先以神經阻斷術確認源頭,再用高頻熱凝手術改善問題,隨後運動護理指導,教導黃小姐先放鬆肌肉,改善狀況後加強背、核心肌群。

洪翊傑指出,除了病人們可以利用這3階段方法改善外,其實平時也可預防,可先以自我筋膜放鬆、梨狀肌肉伸展法達到放鬆肌肉效果;護理促進護理師蔡雨宸在記者會當場示範如何運動,可以先以材質較硬的圓球,朝腰臀要較為痠痛部位舒緩,或雙腳與肩同寬,手扶牆身體向下達到放鬆背肌與臀肌。

而加強肌力訓練,蔡雨宸說,可以利用棒式、橋式、捲腹等運動,每次維持30秒,一天共做10次,達到加強背肌與核心肌群。

護理師當場示範如何自我筋膜放鬆,有效預防下背疼痛風險。(記者李文德/攝影)
奇美護理促進護理師蔡雨宸示範,可用棒式、橋式、捲腹等運動,每次維持30秒,一天共做10次,達到加強背肌與核心肌群。(記者李文德/攝影)
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統計,8成國人一生中至少會遭遇一次下背疼痛,多數是因長期姿勢不良、搬運重物等引起,更可能會演變成骨關節炎,脊椎退化等慢性背痛。(記者李文德/攝影)
奇美醫院神經外科主治醫師洪翊傑(右)呼籲常下背痛的病患,應該要積極與醫師看診,輔以運動,更不要常依賴護腰等輔具。(記者李文德/攝影)
奇美護理促進護理師蔡雨宸示範,可用棒式、橋式、捲腹等運動,每次維持30秒,一天共做10次,達到加強背肌與核心肌群。(記者李文德/攝影)
護理師當場示範如何自我筋膜放鬆,有效預防下背疼痛風險。(記者李文德/攝影)

不過現在常看到許多長者常穿戴護腰等。洪翊傑建議,不要過度依賴這些輔具,最操勞、需要動到體力時配戴即可,以免肌力反而退化萎縮。洪翊傑也更建議常運動重訓的民眾,務必做好自我筋膜放鬆、梨狀肌肉伸展法放鬆肌肉,不管暖身或收操都要確實做,如此才能減緩下背疼痛的風險。

關節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