曬傷不只是脫皮 易增加皮膚癌風險
中央氣象局持續發布高溫警報,全台一片紅通通,紫外線更是爆表。台北林口長庚醫院副教授級主治醫師黃毓惠說,正中午11點至下午3點,是太陽光最強烈的時候,直接曝曬30分鐘就會曬傷,建議避開這段時間在戶外活動。
黃毓惠表示,夏日的紫外線指數屬於危險等級,如果要外出,一定要做好防曬。紫外線光「UVA」的穿透力強,會破壞皮膚的膠原蛋白,長斑、長皺紋;「UVB」會造成曬傷、曬黑,已有研究顯示,反覆曬傷會增加罹患皮膚癌的風險。
所謂防曬,是防止曬傷,減少紫外線對皮膚的過度危害。黃毓惠強調,即使擦了防曬產品也沒辦法100%避免紫外線的傷害,一定要再配戴帽子、陽傘、墨鏡、長袖薄外套,加強物理性的遮蔽。
許多人以為,擦了防曬乳就是無敵,黃毓惠說,挑對防曬產品、正確使用頻率才能增加阻隔紫外線的效率。「SPF防曬係數」是衡量防曬乳濾除紫外線UVB的指標,原則上,係數愈高、防曬效果愈好;不過正確使用才能得到全方位的保護。
如何正確使用防曬產品,黃毓惠提出2大重點:
1.用量:黃毓惠提醒,「每平方公分要有2毫克」,否則防曬效力會打折。以臉部來說,大約要用10元硬幣大小的量,平均塗抹開來。
2.頻率:大約每2個小時應補擦一次,若從事運動或游泳等易流汗狀況,要縮短為1至1.5小時補擦。
如果曬傷該怎麼辦?黃毓惠說,蘆薈只有舒緩鎮定的功效,並不能加速肌膚曬傷復原,民眾如果出現紅腫熱痛,可以先沖冷水或用毛巾冰敷降溫,或用蘆薈膠敷在曬傷部位,減緩發炎、發熱症狀。
若是紅腫面積過大、出現水泡、有灼熱感等,黃毓惠建議就醫評估狀況,依曬傷程度開立消炎藥膏、止痛藥,多喝水持續補充水分。勿自行亂用偏方,或塗抹清涼感的藥膏,刺激受傷的部位。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