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3C成癮怎麼辦?專家建議培養「多面向」運動習慣

記者林則澄/台北即時報導

時下3C產品氾濫,對兒童與青少年的腦部發育、日常行為影響深遠,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精神科醫師李宛臻表示,青少年螢幕使用時間在新冠疫情期間是高峰。有研究指出,家長發現孩子數位成癮後,在學校表現或創造力下降、攻擊行為等情況。台北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系主任詹元碩建議,可培養兒童以運動為核心,結合藝文、遊戲等多面向的活動,還能改善焦慮、抑鬱,並提高抗壓性。

李宛臻指出,螢幕使用時間在新冠疫情肆虐全球時再被民眾注意,此前是平均每天162分鐘,在此期間卻增加到246分鐘,其中又以12歲至18歲的青少年最為顯著,也將常聽到家長訴苦「孩子線上上課後就回不去了」。

有國衛院研究指出,台灣人的螢幕使用時間高峰點落在2022年,也就是爆發疫情三級警戒的隔一年,2023年至今年則呈現下降,但在網路成癮、霸凌、18禁,及青少年憂鬱、自傷等問題卻在上升。

她指出,也有國內外研究佐證兒童有過長的螢幕使用時間,可能造成大腦語言發展遲緩、影響飲食行為造成疾患,如看電視、電影時會不自覺搭配零食,因此吃下過多高熱量食物,若為青少年則可能因為追求容貌過度節食,尤以少女最為顯著。

除了影響睡眠品質,李宛臻表示,過長的螢幕使用時間,對健康則造成影響,包括偏頭痛、體脂率上升、增加憂鬱感、焦慮感及難集中注意力等。

兒童與青少年數位成癮將對腦部發育、日常生活行為產生影響,有研究指出,家長對兒童3C成癮的看法包括學校表現或創造力下降、語言使用不當、攻擊行為、其他活動拖延、自我隔離、與家人溝通不良等。詹元碩對此指出以「運動」為核心解決成癮的方式,除了運動本身,還可結合藝術、故事、話劇、科技,或讓動物參與其中,都有不錯的成效。

他說,運動對3C成癮的成效包括提升大腦神經適應調節、活化大腦功能連結等,從而改善獎勵、執行、決策機制,而且隨著運動強度增加,從原先的瘦素水平改善,到BMI、血壓、體脂百分比與炎症顯著下降,而若結合藝文活動,如博物館、美術館,就能減少數位設備的依賴,提高抗壓性、減少攻擊行為。

詹元碩表示,不論單人、雙人、團隊運動,均可改善孤獨感、焦慮感、抑鬱感、人際敏感度,其中團隊運動最佳,而若動物參與中,如有研究針對參與馬術輔助學習課程的11歲至15歲青少年測試,讓他們完成包括照顧、餵食、騎乘等內容後,還可改善思考、注意力及違規等行為問題,或將運動結合敘事治療、物理治療、認知行為治療、家庭治療、正念治療等,也有相應的改善成果。

不過他也提到,時下民眾離不開數位生活,因此無法避免兒童接觸3C產品,但「打不贏,就加入」,若讓體感遊戲、應用程式、資訊網站等科技素材結合運動,設計成如遊樂場的跳舞機、太鼓達人等活動,邊跑邊跳邊闖關的過程中,透過活動量達到相應目標。

針對日常生活常被課業追著跑的兒童或青少年,詹元碩建議,盡可能把握校內的早自習、課間休息,或下課時用約1小時至1小時30分鐘進行運動。他也說,家長也可適時透過有趣或有親友陪伴的誘因,培養孩子從小運動的習慣,醫師更可從旁擔任告知者的角色,「很多家長不一定聽老師的話,但會聽醫師的話。」

詹元碩建議,家長除了培養兒童運動習慣,也可進行運動結合藝文、動物、遊戲等不同面向的活動,還能改善焦慮、抑鬱,並提高抗壓性。(記者林則澄/攝影)

李宛臻說,參照國內外研究提出的3C使用指引,包括2歲前除了視訊聊天等,勿接觸3C螢幕,到了2到5歲睡前勿接觸螢幕、每天小於1小時,若為5歲以上勿超過2小時,家人並要持續控制使用時間,評估有無影響家庭活動、睡眠、飲食行為,更可適度安排家庭活動、促進溝通交流,取代螢幕時間時間。

疫情 博物館 美術館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