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作權局最新報告:AI作品若有足夠人類創意 可申請版權

編譯盧炯燊/即時報導

透過人工智慧(AI)協助而產生的作品,是否屬於個人創作而擁有版權,一直存在爭議,甚至告上法庭。美國著作權局(U.S.CopyrightOffice)29日的最新報告界定,若有足夠人類創意,有關作品可以申請版權。這為電影、音樂、文學等創意產業者掃除了障礙,可以安心使用AI作為輔助工具而獲得保障。

美國著作權局是國會圖書館的一部分,主管美國版權的登記及保存,範圍擴及著作權目錄,該局每年收到約50萬起版權申請,涉及數百萬份作品,而透過AI協助產生的作品,申請的數字愈來愈多。

一直以來,有關這類作品都按個別情況決定可否獲得版權保護,但著作權局的報告澄清了做法。版權局局珀爾穆特(ShiraPerlmutter)同時發聲明表示,「在創作的作品中,只要人類創意是處於核心地位,那透過AI系統協助來表達的內容,就會繼續受到版權保護」。

這說明,AI生成的作品必須包含人類的「創意安排或修改」,AI輔助產生的作品才可獲得版權。著作權局仍會拒絕完全由AI生成的作品獲得版權保護。

報告指出,一個僅僅由聊天機器人或AI影像生成器產生的作品,並不代表該人有權對該作品獲得版權保護。

珀爾穆特指出,若將保護範圍擴大到完全由機器決定的內容,只會破壞而不是促進版權的憲法目標。

2023年作家泰勒(StephenThaler)因為完全使用AI協助產生作品,未能獲著作權局登記版權,於是控告珀爾穆特及著作權局,但遭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聯邦地區法院法官駁回而敗訴。

著作權局其後收集了數千人的意見,包括AI開發人員、演員、鄉村歌手等,最後得出這份報告。

女星史嘉蕾喬韓森曾因OpenAI公司「ChatGPT 4o」聊天機器人的聲音,與她的聲音「極為相似」而與該公司起爭議。(美聯社)

不過著作權局不會介入作家、視覺藝術家、新聞機構等控告AI公司侵犯版權的訴訟。

AI 人工智慧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