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癒加州╱華人長者 可尋求社會資源協助

記者趙健╱洛杉磯報導

在面對孤獨與挑戰時,華人長者可以依靠多種資源和服務來獲得支持。

長者全包照護計畫(Program of All-Inclusive Care for the Elderly,PACE)為長者提供所需的醫療和支持服務,包括看病就醫、理療護理、健康餐食、交通、居家照護、日間中心活動等。加州長者可通過calpace.org/what-is-pace/where-is-pace/尋找附近的PACE機構。

不過,由於語言障礙,華人長者可能難以獲取這些資源。洛杉磯縣資深志工Ling Wu指出,一方面,華人長者往往很難知道或有能力去申請這些服務;另一方面,會講中文的志工也很難與華人長者配對。「事實上,許多華人有興趣為社區做貢獻,但因為語言問題經常被排除在外——志工培訓也是英語的。」

亞市為老人們開設的乒乓球課程。(亞凱迪亞市府網站)

為豐富長者生活,各地政府也在採取行動。在聖蓋博谷,蒙特利公園、亞凱迪亞、核桃市、巴沙迪那等城市設立了多項針對老年人的計畫,包括在當地社區中心提供運動、藝術、舞蹈等課程,以及提供免費健康檢查和個案管理服務。亞凱迪亞市還推出「Connection」月刊,讓老年人了解最新的活動和信息。

此外,YWCA為聖蓋博谷長者提供營養餐食,出行不便的長者還可申請上門送餐服務。社工在送餐時,也會檢查老人們的安全和健康。對於55歲及以上的老年人,餐費僅約為3元。報名用餐可撥打24小時長者服務留言專線626-214-9465。

慈濟愛滿地艾爾蒙地服務中心每月舉辦針對長者的活動,邀請醫學、營養、花藝和陶藝等領域的專家分享信息。(受訪人提供)

一些針對華人長者的非營利組織也在積極提供多方面的支持。位於艾爾蒙地市的慈濟愛滿地服務中心每月舉辦長者活動,邀請醫學、營養、花藝和陶藝等領域的專家分享諮詢,並引導老人們參與動手和智力活動。

該中心負責人、擁有35年志工經驗的陳健說,華人長者通常更喜歡與具有共同文化背景的社區成員和社工互動,小組聊天或僅僅是待在一起就可以幫助他們改善情緒和健康。他強調老年人積極與人互動的重要性。

但由於社工人手有限,他們的服務很難做到面面俱到。陳健表示,他的團隊大多數社工都是退休人員,平均年齡在60到70歲之間。「服務社區需要時間、金錢和精力,是一種愛的勞動,有時甚至需要自己掏腰包,大家都是出於使命感。而年輕人都需要工作,尤其是現在生活成本這麼高。」77歲的陳健每周工作七天,除了吃飯睡覺,他每天90%以上的時間都花在這項工作上。

在蒙市大規模槍擊案發生後,該中心的社工成為首要支持力量,為倖存者及其家屬提供安慰、財務、情感和翻譯援助。他們的服務至今仍在繼續。一名60歲的受害者甚至加入了他們,通過回饋社區來實現自我療癒。

老人們在蒙市社區中心練養生氣功。(慈濟愛滿地服務中心)
亞凱迪亞推出「Connection」期刊向長者介紹每月的活動安排。(亞凱迪亞市府網站)
老人們在蒙市社區中心練養生氣功。(慈濟愛滿地服務中心)
研究顯示,孤獨感與身體、心理和認知健康衰退密切相關。(取自pexels)

「如果那名槍手能獲得關心或加入某個小組,他可能不會做出如此極端的選擇。有時候,真的只是一個瞬間的決定,」陳健說。

華人 亞凱迪亞 聖蓋博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