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elle轉帳方便快速「一去不回」慎防7種詐騙

編譯周靜芝 / 即時報導

Zelle是點對點 (P2P) 的付款服務,讓用戶可以立即輕鬆地將錢轉給朋友或家人;然而,由於Zelle轉帳通常「一去不回」,也讓騙徒有可趁之機。

根據國會對Zelle的調查發現,在2023年,提供該服務的三家最大銀行美國銀行、大通銀行與富國銀行的客戶,曾對金額1.66億元的相關詐騙提出申訴;其中只有38%的金額獲得補償。從2021至2023年間,這三家銀行拒絕了約5.6億元的詐騙爭議。

7種常見的Zelle詐騙

1. 帳戶接管:這類詐騙發生在網路犯罪分子成功接管受害人的Zelle帳戶或銀行帳戶;一旦登入成功,他們會更改密碼,將錢轉給自己。為了接管帳戶,騙徒通常會冒充金融機構稱,帳戶出現問題,再透過郵件、簡訊或電話取得登入驗證資訊。

2. 就業詐騙:騙徒會在社群媒體、甚至招聘網站上發布虛假的徵人廣告,刊登的職位與薪酬通常「好到不像是真的」,且「面試」過程完全透過電子郵件或簡訊。在得到「工作」後,受害者會被要求匯款支付訓練材料、用品、背景調查及其他費用,當然這些錢都進了騙子口袋。

3. 慈善詐騙:通常發生在自然災害或人道主義危機爆發後,騙徒可能冒充合法的慈善組織或尋求救助的個人。這類騙局很容易得手,因為利用了真實情況的迫切性,以及受害者的同情心。

4. 網路買賣詐騙:如果在Craigslist或臉書Marketplace出售物品或服務,有些買家可能會提出透過Zelle付款。有時騙徒會寄來一份假的確認書,顯示他們多付了貨款,或是偽造的銀行支票,要求退還差額;或是提供偽造的付款確認,並要求寄出物品。反之,賣家會要求透過Zelle付款,但當買家完成交易後,他們便從此失聯。

5. 租賃詐騙:在這種情況下,房源是假的,租約條件也好得不像真的,有時甚至是合法房源的複製品。騙徒會採取高姿態,拒絕與受害者見面或檢查屋況,也會施壓要求盡快匯出保證金、甚至第一個月房租,好擊敗其他潛在租客;不過,一旦寄了錢,房源與騙徒就會消失無蹤。

6. 冒名詐騙:騙徒會冒充家人或認識的人,根據冒充對象,過程會有所不同;例如戀愛騙局,會先慢慢建立關係,然後才要求幫忙解決緊急需求。如果是冒充親人,他們會透過簡訊、電子郵件或社群媒體聯繫,請求幫忙解決緊急且嚴重的財務狀況,並要求受害人對此事保密,以防止得知真相。

Zelle是點對點 (P2P) 的付款服務,讓用戶可以立即輕鬆地將錢轉給朋友或家人;然而,由於Zelle轉帳通常「一去不回」,也讓騙徒有可趁之機。圖取自Zelle網頁截圖

7. 退款詐騙:騙徒會冒充Zelle或金融機構,聲稱你被騙了,甚至可能發送假的所謂詐騙確認書。為獲得詐騙退款,他們會要求受害人提供一些資訊,讓他們能夠登入銀行帳戶,或向騙徒進行Zelle轉帳。

社群媒體 支票 就業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