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裔作家新書 思索成長經歷
位於曼哈頓華埠的紐約公立圖書館且林士果分館(Chatam Square Library),近日舉辦月度座談活動,邀請華裔作家蔡Delia介紹新書「中心之地」(Central Places);現場有近20名觀眾旁聽,多為年輕亞裔,並與蔡Delia交流,並分享作為亞裔的成長經歷。
蔡Delia是第二代移民,她的父母均為中國移民,父親來自嘉興,母親來自武漢,她生於美國中西部的一個小城市,當時她的父母正在那裡讀書。
蔡Delia現為「浮華世界」雜誌(Vanity Fair)的資深記者,與很多在紐約土生土長的華人不同,她在小城鎮長大,成年後才來到紐約發展,由於成長經歷身邊鮮少華人,也讓這些元素在她身上被剝落得更多;雖有中文名字,但蔡Delia很少使用,已經記不清楚了,只知道在家的時候,父母喜歡叫她「婷婷」。
她的新書「中心之地」,一定程度上是自己身世的寫照:主人公是一位生長在南伊利諾州的華裔女孩,她在紐約工作,與一位紐約白人男友相處,不過在他們回到女主角家鄉過節的時候,各種身分與文化上的矛盾交織在一起,引發了一系列故事。
與很多亞裔寫作者的作品相似,蔡Delia的書中體現了一種對於身分與環境之間的疏離感的互動和求索,但在「中心之地」中,所呈現的疏離感更多了一個層次,將「少數族裔」和「小鎮青年」疊加在紐約的背景之上,形成了一種雙重的「他者」意象。與此同時,她在作品中還闡釋和思考了成長於美國主流文化中的第二代移民,與新移民父母之間的關係與相處方式。
她在現場朗讀了「中心之地」的部分段落。其中,女主角的母親並非一個非常正面的形象,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蔡Delia在現實中與母親和家庭的複雜關係。她每到假期都會回到位於威斯康辛的家,不過,每過一年,都會感覺在紐約的生活與家鄉間的距離在拉大。
蔡Delia說,她的媽媽已經看過了書,對於自己的形象在書中的投射,並沒有發表什麼評價,只是說:「好吧,你是個優秀的作家。」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