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往/驀地裡懷人幽怨 緬懷華文漪

戴娜

本文題目是《牡丹亭‧驚夢‧山坡羊》裡的一句,是杜麗娘未夢遇柳夢梅的前一刻,因春感情、望空懷想她的愛人。我照字面移來緬懷華文漪,也說得通。我曾多年尋找她,皇天不負苦心人,睽隔29年後找到過一次;然而,三年半後,她駕鶴西去了。驀地裡憶及,只能懷人幽怨了。

作者與華文漪(右)2018年9月6日合影。(圖:作者提供)

我與華文漪的淵源,源於我對崑曲的一聽鍾情。1977年時我自收音機撥到崑曲《十五貫》,一下子就被優美的唱腔所吸引,從此迷上了崑曲。此後八年,忙於學業,心無旁騖。一次休息聽崑曲時,聽到了華文漪的唱腔,我的耳朵立刻被她華美的嗓音所征服!碩士畢業的1985年夏天,我迫不及待地寫信給華文漪,表達我對崑曲、對她演藝的愛戀,與希望和她見面的願望。

崑曲驚艷 勇敢追星

那是崑曲遭受冷遇、茍延殘喘舉步維艱的年代,我卻喜歡崑曲,喜歡華文漪的旦角戲,喜歡到我這個內向的人,因此勇敢地直接寫信去認識她的程度,這是我此生做過最主動、最勇敢的唯一一件事。收到她的邀請回信後,1985年9月8日我與兄長周錫山登門拜訪了她。那個下午在她打浦橋的家中,我們相談甚歡,她還贈送了飾演杜麗娘的簽名劇照。

此後交往的四年間,我深感這位得過中國戲曲最高藝術獎「梅花獎」的崑曲名角,待人處事甚是謙和真誠。那時沒有私人電話,我們偶爾通信聯繫。我在她那裡放了些錢,任何時候她有演出,就可以幫我訂票。

除了聆聽她為我翻錄她演唱的錄音帶外(那時出版的成品極少),最享受的莫過於去劇場觀看她的演出。她給我買的票,都在五、六排正中的最佳座位。

文漪姐的舞台形象,妙齡少女或大家閨秀,笑不啟齒,行不露足,氣質貞嫻柔順,既具閨門旦 (俗稱「五旦」) 之共性,又喜怒哀樂各具鮮明特色。無論《牡丹亭》的杜麗娘、《長生殿》的楊玉環、《玉簪記》的陳妙常、抑或《牆頭馬上》的李倩君,以及李桂枝、費貞娥等角色,個個都是我最愛。

她餘音繞梁的天籟嗓音,行雲流水般的翩翻水袖,隨著不同的角色,她的扮相或雍容典雅,或華麗端雅,又或華貴明艷…身段或曼妙柔美,或婀娜嬌美,又或輕靈活潑…載歌載舞,雋永脫俗,眼眸顧盼有神,收放自如,恰如其分地表現了各種女性形象的喜怒愛憎,表演渾然天成,我陶醉在她超神入化、臻於登峰造極之境界中,直看得如癡如醉,不知今夕何夕!

期間難得的是,我給日本留學生上課,跟他們宣講崑劇藝術之美,學生們因此跟我去看文漪姐的折子戲專場演出。散場時,學生們紛紛跑上台去簇擁著演員們合影,因此我們兄妹也有機會與未卸妝的文漪姐在舞台上留下珍貴的合影。

惜乎好景不長,1989年文漪姐滯美在西岸,我也於1993年移民美國居東岸。她之離開崑曲舞台,我之告別大學講台,各有遭際和隱衷,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她離去後,我再也沒有去劇場看崑劇;曾經滄海難為水了。

曾獲喜萊莉親自頒獎

我常常想念文漪姐,就上網搜索,陸續知曉她在洛杉磯創辦了「華文漪崑曲研究學社」,向華裔傳授崑曲,組織匯演。除了世界範圍的巡演外,她還先後在耶魯大學、普林斯頓大學等著名高等學府擔任「客席教授」,巡迴演講,向外國人介紹、傳播崑曲藝術。1992年文漪姐赴台灣演出《牡丹亭》四場,使台灣觀眾第一次觀賞到專業的崑曲表演。1996年9月,文漪姐終於回到闊別七年的中國舞台。她獲得了文化部頒發的榮譽獎,並在北京參加了全國崑劇匯演。1997年9月,文漪姐榮獲美國最高傳統藝術獎,由當時的總統夫人喜萊莉在白宮親自頒獎。

然而我始終無從打聽到文漪姐的聯繫方式,2011年便為文《曾經崑癡華迷》投稿《世界日報》,10月23日到25日於《上下古今》版連載三天。可嘆文漪姐音訊依舊杳無。我珍寶似地保存了國內那四年間文漪姐寫給我的九封信。

華文漪寫給作者的九封信。(圖:作者提供)

兄妹聯袂登府拜訪

直到2018年兄長探親紐約,夏天參加藝界在法拉盛舉辦的戲曲報告會時,結識了華文漪的學生錢熠,由此終於找到了華文漪,並得知她已被查出肺疾。我向公司請假一周,9月5日與兄長飛洛杉磯阿卡迪亞市探望並訪問華文漪。

距我們兄妹1985年的首次拜訪,到2018年9月6日登門造訪華文漪在阿卡迪亞市的府第,相距整整33年。在中國最後一次看她的演出是1989年5月23日崑劇團訪美演出前,距加州再聚,也近30年,彼此都儼然是另一世人了。內心的感慨,不言而喻。

作者(左)採訪華文漪。(圖:作者提供)

她的嗓音依舊清亮;網上看到照片中的她和我相似的發福粗腰,因病暴瘦,又復苗條。言談間,很是樂觀開朗,談笑風生。當然歲月的痕跡難能遮掩,彼此臉容都已不復當年。

兄長周錫山是上海藝術研究所研究員,上海戲劇學院兼職教授,因而我們的加州之行並非單純訪友。兄長策畫的全方位研究華文漪的課題是書籍六本,光碟一套:

1、評傳《天生的閨門旦——華文漪評傳》;

2、研究專著《華文漪崑曲藝術研究》;

3、華文漪撰寫《華文漪崑曲經典教材》;

4、《華文漪演出劇本和曲譜全集》;

5、《華文漪研究資料匯編》(評論文章、新聞報道、演劇廣告、網上資料;演出照片等);

6、(國際)研討會和《華文漪研討會論文集》。

7、《華文漪音像和錄音全集》。

當時,華文漪的搭檔岳美緹和蔡正仁,在國內早已出版了評傳。華文漪只知春蠶吐絲,而未能自覺進行藝術總結。及至偏隅美國,遠離國內戲劇中心,相當程度上造成研究她的困難,是客觀現狀。

周錫山(左)採訪華文漪。(圖:作者提供)

華文漪自然對課題藍圖欣喜雀躍。我們也衷心希望由此能鼓舞她戰勝病魔的力量。對課題設計,她都贊成,唯對國際研討會,主張刪去,因為她要低調。兄長則表示尊重她的意見,屆時將參考藝界與學界的意願,再作定奪。

其實整個課題藍圖付諸實現,得畢數年之功。我們找到華文漪太遲了,當時她已沉痾在身,是否能趕在她生前看到成品,我們只能盡人事看天意了。但內心更希望以此激活她的生命力,以目標為動力,多活幾年。

事實的確不如人意。兄長案頭要寫、要整理的書太多,就把評傳任務交給我,至遲半年要完稿。我全職、兼職每周上班六天半,如果不請假,是不可能完成的,事實上我也的確沒能請出假來。多種因素,最後我只能打了退堂鼓。

籌畫華文漪研究書籍

兄長在百忙中,硬抓時間寫評傳,於2021年6月完成,並將全稿發給華文漪看了,她表示滿意。但此書在國內申請不到出版經費,一直拖到今年才排入出版計畫,可惜她本人看不到了。

選題取消了意義不大的第4項;評傳增加附錄一《華文漪文集》,基本收齊她發表在報刊上的文章和重要未刊文章;附錄二《華文漪研究資料匯編》改為《華文漪評論集》,基本收齊報刊上發表的華文漪評論文章和重要的報導;附錄三《華文漪追悼文獻集》。如此,選題之一與五,只待出版便告竣工。

華文漪去世之前三年多的時間中,未能按照兄長指導理出線索,所以《華文漪崑曲經典教材》也僅成畫餅。當然她是該體諒的;重痾度日,哪有心思去做啊。

慶幸的是,現在網上除了找不到她參演的美國後現代版《牡丹亭》外,華文漪曲子及她演出的高清視頻,差不多都有了。至於原藍圖的二和六,以待異日,或會有興趣濃厚的專家湧現。全方位研究華文漪的工程,總有完成之一日。

華文漪贈送的最新版唱腔選。(圖:作者提供)

久別重逢,華文漪的為人沒有多少改變,依舊快人直語,坦率爽朗。笑說,她跟岳美緹是雙重性別:在舞台上,她是嫵媚嬌柔的小姐,岳是風流倜儻的小生。可是現實生活中,她是粗枝大葉、大大咧咧的男人,岳才是心思縝密、做事細心的女人。

華文漪說自己腦子簡單、胡裡胡塗,不是一個把名利看得很重的人。她的人生目標很簡單,就是把戲唱好,對得起老師和觀眾。

她說自己的記憶很差,尤其不能記得日子與數字。問起過往經歷,華文漪的回答多是「忘記」了。

當然在是非面前,她絕非「傻大姐」。當我提及,她想請假一年留在美國而未獲批准,華文漪馬上打斷我,「哪裡是一年?只是幾個月,因為這裡不少人希望我留些日子教她們崑曲」。才知人云亦云,誇大事實了。

自然回憶起她當崑劇團團長的不愉快經歷。國內興起「讓名演員當團長」時,1985年對行政工作一竅不通的華文漪就當上了上海崑劇團團長。她為人坦誠,毫無城府,不知如何應對複雜人際關係,不懂如何處理各種矛盾和糾紛,因而職務的繁瑣且不說,還被迫在利益衝突等方面得罪人。甚至當主角挑大梁演戲,被責怪利用職權,而遭人罵為「戲霸」。幾乎動輒得咎,舉步維艱,像在火上烤。

最後華文漪只好向文化局遞上辭呈。其結果,她又成了替罪羊,反正她不當團長了,任何不是或罪名,都無所顧忌地栽在她頭上。

性格倔強的她,因當團長飽受齷齪氣,鬱積心中,想短期休假教人崑曲同時,也順便散心休息。一個對崑劇團有功勞和苦勞的頂級專家,上面不在乎,休假報告被駁回,不算過分的願望竟無法達成,於是心一硬,不回國了。

即使人在美國,華文漪也身體力行把國粹崑曲帶到了美國,講學和多國巡演,為傳承弘揚崑曲不遺餘力,可謂她熱愛故國的實際舉措。崑曲走向世界,華文漪功不可沒。後來她回國,依舊是傳承與弘揚,教學帶學生。

華文漪跟我們兄妹分享的最珍貴記憶,是她以感恩心講述她的福氣中,對她不時念叨的師長與導演。

華文漪說自己是一個有福氣之人。她總結了自己諸多的福氣,小時進戲校學戲,她身材頎長苗條、身骨柔軟、嗓音天成、扮相出眾,出色的綜合條件,正是祖師爺賞飯吃的閨門旦小姐姿質(當時女生個矮只能學丫鬟),因此被重點培養;先天條件也使她練功、吊嗓比其他同學少吃苦頭。

身段唱功 傳承名師

作為建國初華東戲曲研究院招收的首屆學生,俗稱「崑大班」,不僅得以師從傳字輩藝術大師,而且有幸觀摩大師們鼎盛時期的精采演出,這種福氣是獨一份的。華文漪如數家珍:朱傳茗是她開蒙業師,閨門旦的身段、唱功都是朱老師教會;跟沈傳芷老師學習表演人物內心的細膩;方傳蕓老師是她排練《牡丹亭》的技導,幫助她設計身段。傳字輩老師們各方面特長和優點,都滋養了她。

那時大師們健在,每演戲,他們就可以大飽眼福。俞振飛和言慧珠兩位校長排練及演出《牆頭馬上》時,作為小《牆頭馬上》演出版的華文漪和岳美緹,戲演在哪裡,她們就跟到哪裡;跟東跟西,竟然前後看兩位校長演了100多場,她從而得以潛移默化地模仿言校長的唱腔、身段和水袖。

後現代版《牡丹亭》演出紀錄。(圖:作者提供)

梅蘭芳、俞振飛主演電影《遊園驚夢》,華文漪作為打頭花神出場時,第一個特寫鏡頭就是她,吸引了梅先生的注意並專門問起。她開始有意識的學習不是女子,演來卻勝似女子、更有女人味的梅大師的演藝功力。華文漪去香港演出,得到「小梅蘭芳」的雅號,就是她學得梅先生神韻的成績。

感恩一生充滿福氣

華文漪說自己非常幸福,能幸運地遇到好幾位癡迷藝術的導演,像楊春彬、阿甲、李紫貴、辛清華等,導演導戲打開她的眼界,給她以啟發,從而吸收到了很多的養分。

到美國後,華文漪沒指望還能繼續崑曲演藝,準備改行,結果她的福氣依舊隨身,遇到了早年認識的舊友美國人簡蘇珊(Susan Pertel Jain),中文程度極好,是哥倫比亞大學中國戲劇研究學者。

留美次年,華文漪受蘇珊邀請參加洛杉磯的國際藝術節,演出的《牡丹亭》一炮打響,此後,機會接踵而來,在美國甚至世界各地開始巡迴講學和演出。在大學講台上,她與蘇珊聯手,蘇珊講中國戲劇史,她則表演,或者她講崑曲藝術,蘇珊翻譯,兩人配合默契,效果轟動。華文漪說美國給予她很多機會,因而能繼續從事崑曲藝術,就此開創了她人生的下一章,都緣於她的福氣。

之後,華文漪又幸運地遇到令她欽佩的美國先鋒舞台劇導演彼得‧塞勒斯(Peter Sellers)。為一個新的藝術實踐衝動所激發,她大膽參演彼得的先鋒後現代版《牡丹亭》。1998年先後參加奧地利維也納藝術節、英國倫敦藝術節、義大利羅馬藝術節和法國巴黎藝術節,次年春於柏克萊加州大學演出,在歐美戲劇界產生頗大影響。

在該劇中,華文漪扮演的杜麗娘不化妝,不用頭面、貼片,也不著行頭,唯兩縷輕紗舞似水袖。此劇雖令癡迷欣賞傳統崑曲程序的觀眾失望,她卻認為藝無止境,她又一次得到了提高,在彼得的啟發下,完成了她閨門旦藝術的一次新的飛躍。

在頗多場合,華文漪都有如此驚喜具體的表述:當那一刻,舞台上的燈光驟然亮起,照射著她,景與情會,她突然生出一種奇異的感受,感到 「自己的心都打開了」、「『原來姹紫嫣紅開遍』,原來杜麗娘的感懷是如此這般的!」從這一刻開始,她真正感受到了杜麗娘那顆嚮往自由、真摯愛情的火熱的心,最終體會到怎樣才算「與人物融為一體」。她感謝彼得導演,使唱了幾十年戲的她「真正地開了竅」。

華文漪的「福氣」表述,包含了三個內容,天賦、良師、貴人相助─導演們,包括蘇珊。必須還得加上她輕描淡寫、一言帶過在演藝道路上的刻苦奮鬥, 即後天的努力。學戲並不似她說的那麽輕鬆,舞台上出神入化的表演,酷寒炎夏,須得一天也不可偷懶的刻苦練習。如此四者,遂成就了她躋身於藝壇國手之列而名垂崑曲史,她的名字和經典演出都將是不朽的了。

四天訪問結束告別時,她贈送我們兄妹各一套最新版的《華文漪崑曲唱腔精選》。她仍舊只簽名而不落款,這是她的風格。

2018年9月10日我們飛返紐約。豈料阿卡迪亞一別,便是永別了!願文漪姐在天之靈安息!

加州大學 洛杉磯 戲曲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