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披荊人氣飆 王耀慶:節目幫我追星
中國綜藝「披荊斬棘第三季」第三季早前總決賽,冠軍由陳楚生奪得,該節目讓許多「資深哥哥們」再度翻紅,王耀慶是其中之一。他繼首次節目公演登頂個人喜愛度榜首之後,第三次公演又憑藉「Joker」再次獲得個人喜愛度榜的第一名,總決賽則獲得年度x-fire稱號。擔任隊長的他,承擔「領導者」的職責,但始終自認為是「協助者」。
「隊長就是協助者」
王耀慶1995年演出台灣電視劇「水晶花」出道,後來陸續演出「八號風球的愛戀」、「紫禁之巔」、「天下第一味」等戲,後來重心轉往舞台劇,與張艾嘉、林依晨、李心潔與劉若英合作過舞台劇作品。他在2011年轉至中國大陸發展,首部參演電影「失戀33天」票房就破3.5億人民幣。
王耀慶認為,演員就是幫導演說故事的人,在他心中始終有一個畫面──每次劇組開機就像有一個人點燃了烽火,各地諸侯看到之後就集結在烽火底下。「我一直希望自己能夠成為一個大將,響應烽火的召集去解決問題。所以芒果TV「披荊斬棘第三季」的導演與我溝通時,我就接下了這個任務。」
王耀慶表示參加節目讓他追星成功,「李玖哲出道的時候,我還在念書,我是他的粉絲,這次見到本人就覺得他真是極其可愛!品冠老師在初舞台一開口,我就立刻熱淚盈眶,這些都是生命中很奇妙的際遇。比起大家喜歡討論賽制,討論個人喜愛度,我反而覺得遇見了這麼多的哥哥,真實地生活過、創作過才是最大的收穫。」另一方面,他對於唱跳舞台一直很喜歡但不擅長,希望在這檔節目跳出舒適圈,挑戰自己不擅長的面向。「我這個人要不然就是不參與,參與的話就全力以赴,所以也經常會被別人罵太認真。」
王耀慶認為,當隊長不一定要站在最前面,更多的時候要站在後面,看誰需要什麼幫助。
節目一開始,王耀慶給自己的定位是「協助者」,雖然沒有任何實質管理企業的職場經驗,但他擔任隊長之後把職責履行很好。在他看來,領導者就是把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人來做,發揮成員們各自的專業能力,「領導者不可能面面俱到,也沒必要什麼事都親力親為,否則一定會幹到死。領導者很多時候也不需要站到最前面,而是要站在後面去看現在誰需要什麼資源,誰需要打氣……以及我能不能爭取讓成員們有更好的發揮。隊長是個領導者,但更多的時候是個協助者。」
在他看來,所謂的成團、C位、冠軍都是虛無的東西,他和部落成員更希望留下好的舞台作品。「並不是說一定想要贏,而是賽制決定了我們不能輸。這是兩種不同的心態。」
王耀慶說,他的選歌都盡量尊重成員的個人喜好,而不是只從「贏」的角度出發。他相信只有喜歡,才會付出額外的時間和精力,把事情做到格外的好。「在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並克服一切困難做到最好,這是職人的精神。」
「披荊斬棘第三季」的初舞台,王耀慶以一首「安可王」引爆了現場,成了五位MVP之一。觀眾在彈幕上評論說,他就像是總裁在年會上表演,而「總裁」正是王耀慶身上的標籤之一。他因為在一些電視劇裡成功塑造事業有成精英男士的角色,被觀眾戲稱為「霸總專業戶」。類似的標籤還包括因為出演「下一站是幸福」裡的舅舅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此被叫作「國民舅舅」等。
觀眾對自己的標籤,王耀慶都不介意。「有100個人喜歡你,就有100個人不喜歡。我們所做的任何作品交付給觀眾之後,它就脫離了我們的掌控範圍,我們也很難施加影響。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美學,大家看待同一件事會有不一樣的想法,但都是合理的。」
他說,所有標籤都欣然接受,「因為這是別人認知你的一種方式,我從來都不介意別人叫我什麼。」
「表舅」有收集強迫症
在「披荊斬棘第三季」,王耀慶甚至主動給自己貼了個「表舅」的標籤,因為他自己很喜歡用表格來做各種計畫,然後發給部落的成員。「我從很早以前就特別喜歡Excel表格,一格一格的可以把它做成日曆的那種形式,隨時往裡面填內容。一眼望去我就知道自己下個禮拜要幹什麼、下個月要有什麼工作、哪一段週期可以有空……我也不是擅長做計畫,可能是比較笨吧,需要有個東西提醒我,幫助我快速了解接下來要幹什麼。」
除了「表舅」,王耀慶自稱有「收集強迫症」,表示在節目中最大的收穫是「收集」到許多可愛的人。他說,原本在演員職涯上,是不會遇到專業舞者,也不會和Rapper(說唱歌手)同台,「披荊斬棘第三季」他都遇到了。
他在「披荊斬棘第三季」的遺憾也來自於「無法完全收集」,王耀慶表示:「雖然我們盡量不讓遺憾發生、盡量讓每個人都被看見、被記住,但還是沒有辦法參與每一個項目,因為時間不允許。」
他自認是個有收集強迫症的人,「如果我們部落總共要表演十個舞台,但我只能參與其中的五個,那另外五個我就會覺得很遺憾。我希望都能參加,但時間分配上就是參加不了。」
(取材自新京報)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