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故事/神祕奇遇 邂逅馬克吐溫

張至璋

這張照片是在加州東部,接近內華達州的395公路旁,一個小公園內拍的,地點接近猛獁湖鎮(Mammoth Lakes)。猛獁湖鎮地理上似乎延續優勝美地國家公園(Yosemite),風景優美,但遊客稀少,因為猛獁湖鎮不是在優勝美地西側、加州人口多的這邊,而是在人口稀少的東側,接近內華達州。

那次我們自矽谷出發,從優勝美地西側入山,三天後翻過山從東側出山,目的地就是山明水秀的猛獁湖。猛獁湖較原始,湖水清澈見底,傳說上古出現有彎曲大牙的長毛巨象猛獁,因而得名。

猛獁湖與遠方優勝美地國家公園。(作者提供)

那小公園一張雙人靠椅上,有個馬克吐溫坐姿銅雕像,手拿著書,仰望天際,神態自若,遊客到此紛紛與銅像合照。我旅遊回來檢視,照片中「倆口子」同坐望天,令人艷羨。他們憧憬什麼?內華達荒瘠,紅土一片,藍天無雲,難見飛鳥,他們莫非在想哈雷彗星嗎?哈雷彗星這念頭,將我拉回到與馬克吐溫一連串「邂逅」的奇遇,有趣而神祕。

兒童文學作家 家喻戶曉

美國有13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人們樂道海明威、福克納、史坦貝克等人,他們的作品剖析人性,被列為學生讀物,還搬上銀幕及舞台。受爭議的是前幾年流行歌曲作詞家巴布迪倫 (Bob Dylan),扭捏於領不領獎,最後還是去領了,言明不告訴新聞界,結果新聞界大譁。童妮摩里森 (Toni Morrison) 則是唯一非裔美國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作品呈現黑人社會的無奈,頗為寫實。

除了這些人,美國還有不少極暢銷作家,卻沒獲頒諾貝爾獎,像馬克吐溫、傑克倫敦、史蒂夫金,乃至「飄」(電影亂世佳人)的作者蜜契爾等,其中馬克吐溫是人們自小熟識,小學讀書範本的兒童文學作家。  

馬克吐溫寫了名著「湯姆歷險記」和「頑童流浪記」等書,原來他的「發源地」在內華達州的維吉尼亞小鎮。(維基共享資源)

那年我們開車,先去優勝美地和猛獁湖,然後去太浩湖 (Lake Tahoe),住了三天後轉道內華達海拔7000呎、一個與維吉尼亞州同名的小鎮維吉尼亞市 (Virginia City)。這西部荒山的採金小鎮,遊覽車不上來,外國遊客不多,街上男人戴牛仔帽,女郎穿牛仔裝,腳蹬皮靴,在木板走廊上登登作響。長廊充滿遺跡,以前的賭場改裝成餐館,娼館改成旅館,錢莊變為藝品店,監獄是史蹟館。當年維吉尼亞鎮山上挖的金銀礦,匯集到遠方舊金山,甚至鋪設了通往山下的運金石鐵路。                            

維吉尼亞鎮金銀致富,資助林肯選上總統,林肯實踐諾言,推動內華達立州,州府卡森市 (Carson City)就設在維吉尼亞鎮山下。有對夫婦在維吉尼亞鎮發達,到歐洲旅行時獨子不幸喪生,悲傷之餘,斥鉅資在現在加州地價昂貴的帕洛阿圖 (Palo Alto) 附近,買下連山的大片土地,創辦一所如今美國頂尖的史丹福大學 (Leland Stanford Junior University)。「小里藍史丹福」,就是紀念兒子為名。

馬克吐溫發源地 扯太遠?

維吉尼亞鎮有張老式綠絨布賭桌,人稱「自殺桌」,因為桌上曾有三名賭徒喪命。第一個是名場主,在桌上賭輸了牧場,當場舉槍自盡。第二個是賭博起爭執,一名賭客槍殺了另一名。賭場老闆認為桌子不吉利,把它封存。後來因財務不佳,又開放自殺桌。一晚老闆上桌一搏霉運,沒想到竟把賭場輸了出去,天沒亮,老闆就自己飲彈了結生命。自殺桌從此永久封存,只供參觀。

如此粗曠之地,轉角一棟紅磚樓,招牌竟寫著「馬克吐溫博物館」,還說「馬克吐溫發源地」。我很納悶,馬克吐溫在佛羅里達出生、在密蘇里長大、在密西西比發跡,怎麼和遠在西部的深山小鎮發生關聯,還稱是發源地?我們買票入館,拾階而下,地下室昏暗狹窄,放著一架由皮帶轉動的老式印刷機,因為空間小,原本該是水平轉動的皮帶,改成直立吊在天花板,一張木質舊辦公桌椅放在角落,閃亮銅牌上刻著:「馬克吐溫使用桌椅」。試想,當年這陰暗地下室空氣污濁,工人操作和機器噪音嘎嘎,大文豪馬克吐溫當真在這環境寫作過嗎?

內華達州的維吉尼亞小鎮,保留了馬克吐溫的編輯桌。(維基共享資源)

汙濁地下室 文豪在此寫作

真是如此。原來1858年底維吉尼亞鎮成立Nevada Territorial Enterprise「內華達地方商情報」,就設在這地下室。1863年來自東部的青年薩繆爾‧克萊門斯 (Samuel L. Clemens 1835-1910 ) 加入為撰稿員。克萊門斯文筆好,擅寫幽默小品,可是覺得名字太刻板,配不上文風,想取個有趣響亮的筆名。他回憶兒時在密西西比河邊,看駁輪的領航員站在船頭對舵手大喊「mark twain!」,意思是「水深刻度二,接近河底,小心擱淺!」克萊門斯便取為筆名,沒想到這 Mark Twain 日後竟使他成為世界大文豪。馬克吐溫在維吉尼亞鎮只住了一年,後來寫的「湯姆歷險記」和「頑童流浪記」等書,成為世界名著。原來這兒真的是「馬克吐溫發源地」。

鎮上還有家「馬克吐溫書店」。我想大人物多半保不住自己姓名權,誰都能開家「李白酒店」、「莎士比亞沙龍」一類,這家書店必也一樣,用馬克吐溫的名氣招攬自己的財氣。老闆是個有鬍鬚的老白男,「歡迎光臨,你現在站的地方,正是馬克吐溫站過的。」我笑了笑,貿然問他,「貴書店開張多久了?」他回答,「25年,我是唯一老闆。」我笑笑,「了不起呀,可是馬克吐溫已去世100年,他如何能站在你書店裡?」老白男收起笑容,繃臉說,「你若讀過馬克吐溫書該知道,馬克吐溫童年替人油漆圍牆賺外快,長大對油漆有感情。我買這店面,原屋主幾代經營油漆店100多年了。本鎮當年規模小,不過十來家店,馬克吐溫住了一年,能沒進過油漆店,能沒在你腳下站過嗎?」老白男說完,吹著口哨轉身逕自去拂拭桌案。我悻悻然退出書店,後悔剛才不該對老闆追根究柢,但是悟出個道理,「外來客千萬別挑戰在地人」。

訪友人家 看到文豪真跡

不料一個月後,我又撞上了馬克吐溫,這回活生生的。我們應邀前往灣區朋友崔大姊家作客,她引領我進入飯廳,牆上掛著兩個鏡框,一個是馬克吐溫照片,一個鏡框裡有封信,信尾的簽名,Samuel L. Clemens。我很吃驚,「應該是真跡吧?」她回答「沒錯。」我直問,「沒想到拿去拍賣,賺一筆嗎?」崔大姊說,「我們交給國際拍賣會,賣了100封他的親筆信,自己保留牆上這封。」

這時崔大姊的美裔先生克利夫,端來冰果汁,囑我們坐下,聽他細說乾隆。                                  

克利夫集郵,在洛杉磯退休後,1985年一名他熟悉的雜貨鋪老闆說,近日進貨兩鞋盒舊信件,「這一百多封信上總會有你喜歡的郵票,愛就抱走,50元一盒。」克利夫把兩個鞋盒抱回家,粗看全是些早年國內平信郵票,國外的也不過倫敦等大都市的一般國際郵票,並不罕見。可是當他檢視信件內容時,發現這101封出自同一筆跡,文句流暢豪邁,信末署名Samuel L. Clemens,克利夫吃驚非同小可,星星從天上掉進手裡了。

「多半是馬克吐溫的家信,很多是寫給孫女的,閒話家常。比如他提到與蕭伯納共同在白金漢宮接受英王頒獎,說他穿的禮服襯衫僵硬畢挺,使他頸子也變為僵直,難於轉頭,很不舒服。信內容雖是家常事,卻很親切,重要的是大文豪的親筆軼事。」克利夫接著說,「翌年1986年,我們先把這些信請柏克萊加大驗證為真跡,隨後交給克里斯蒂國際拍賣會 (Christie’s Auctions),他們建議分兩批拍賣,造勢也造值。我們聽從克里斯蒂,分兩批拍賣了100封信,自己留下一封鑲在牆上,作為紀念。當年很多媒體訪問我。這就是整個故事。」

我想知道拍賣結果,基於禮貌不便問。克利夫明察秋毫,指指他家客廳,「我們當然賺了一筆,賣了原來房子,添購了車子,還訂購了車牌,TWAIN4U。」我會意,車牌就是Twain for you,「向馬克吐溫致意」。當晚我們四人在附近河岸晚餐,燭光閃閃,河風習習,我頗感與有榮焉。可是想想,如果換成在他們家飯廳,在照片和手蹟下,那馬克吐溫不就和我共餐了?

半夜回家的山間高速路,要開兩個小時,車輛很多,同方向的車都亮著紅色尾燈,在山裡蜿蜒形成一條彎曲的紅河,另一條路反方向來車,頭燈都是白色,形成白色的河,紅白二河映著天上晶瑩的銀河。旁座叫道,「你小心開車。」,我回答,「妳記得我從台灣轉換澳洲工作,正是克利夫把馬克吐溫信,公布問世的1986年嗎?那年恰逢哈雷彗星接近地球,那兩天附近的傑爾斯公園裡,人們架設高倍天文望遠鏡觀星。妳記得這回事嗎?」旁座說,「當然記得,那又怎麼樣呢?」

招惹哈雷彗星 逢三成禮

「哈雷彗星在天體運行,每75到76年接近地球一次,那幾天人們會看見它的燦爛。馬克吐溫誕生那年1835恰逢哈雷彗星來到地球,他對人說,哈雷帶我來到人間,我要在它下次來時,帶我離開人間。果真75年後哈雷彗星再次出現的1910年馬克吐溫逝世,多有趣。」妻說「真是巧合。」我說,「不只巧合,再下一次哈雷彗星出現就是1986年,馬克吐溫藉克利夫之手,把私密家信公諸於世,他又回到世間和人見面了。馬克吐溫在耍弄幽默。」她說,「太神祕了,不過跟我們1986年搬去澳洲有什麼關聯?」

我一時語塞,想起「馬克吐溫書店」老白男的教訓,不想與妻相辯,然而內心卻萌生強烈的思緒,纏繞不清。首先,我上山維吉尼亞鎮巧遇馬克吐溫,不久,在崔大姊家巧遇馬克吐溫親筆信,又在鄉下巧遇這位老兄的雕像,我和這老頭無三不成禮。而馬克吐溫一生招惹哈雷彗星,也是逢三成禮。誰知道以後還會發生什麼事?下次哈雷彗星來到地球約在2064年,我有信心,會在天國遇見大文豪,我倆是忘世交。不過到時候,我絕不向他挑戰。

為什麼?

           

馬克吐溫先上天堂,我後去。他是在地人,我是外來客。

妻與馬克吐溫坐姿銅雕像合影。(作者提供)

維吉尼亞州 書店 拍賣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