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華裔高中生 成長的煩惱
許多高中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異常表現,很大原因歸咎於其身處在一個孩子轉大人的蛻變階段,同時又自我意識發展、成熟度尚不穩定,導致心理健康問題日益突出;對在美生長的華裔高中生,很多還得在身分認同的矛盾間探索,或面臨華人父母過度重視教育的期待,形成對他們的多重壓力,一旦沒有很好的疏通方式,很容易便會惡化成嚴重心理狀況。
專為華裔家庭提供心理治療的美國臨床心理博士曹君鴻指出,高中生成長中的煩惱起源自不同的原因,且也可能是結合多個因素而綜合造成的心理異常;她不排除有些心理問題是由家庭基因的遺傳性造就,但就接觸過的華裔高中生來說,大多都是受到外在因素的壓力影響較多。
美式酷小子 羞澀不擅長
剖析高中生產生心理問題的原因,就必須了解他們的核心狀況,普遍來說,高中生在其年齡段是身處較為尷尬的階段,從一個孩子長到成年人的過渡期,他們既想要尋找自己的獨立性,卻在心理、情緒管理方面未有完全的成熟度,並缺乏獨立思考的能力;這個時期的青少年易有逆反和叛逆的行為,既想與眾不同、但又想得到別人的認可的矛盾心理,認為父母的所作所為都是對自己的負面操控,更重視同伴關係(peer relationship),想與他們建立聯繫和有共同點,也因此深受其影響較多。
此外,高中生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抑鬱和焦慮傾向,可歸咎於華人家長對子女在教育上有過高的期望,且華人家庭中常見的「攀比文化」,會讓學生誤以為自己是家裡的恥辱,「你看誰家的孩子讀進了哈佛大學,再看看你自己」,父母的這類言語會給孩子帶來創傷;而就算家長不給壓力,一些學生會因身邊同學很優秀而爭強好勝,讓自己身處長期的學業壓力中,一旦有失敗的體驗便會喚起一系列的應激反應。
通常在美的華裔青少年,成績學習能力均佳,可美國校園中學生間很追求的「受歡迎程度文化」(popular culture),要學生成為眾星捧月的「酷小子」(Cool Kid)、懂得打扮、引領風潮、要交男女朋友等,是很多羞澀的華裔高中生最不擅長的,難以融入這個文化會令他們心生自卑、灰心。
華裔高中生在青少年普遍面臨的問題之上,還有額外的煩惱就是對族裔身分方面的認知和接受,儘管是美國籍,但因亞裔面孔在美國主流當中仍被視作「外國人」,在校園內遭遇的隱形歧視、排斥,要融入主流群體中就很困難,成為壓力的源頭;再者,一些高中生還陷入對性別和性取向身分的探索,華人家長一般對這些課題難以啟齒,高中生自認問題得不到諒解,有心事自然也不會分享。
而另個可能存在華人家庭之中的現象則是衛星寶寶的存在,這些孩子們在美國出生,但隨即被父母送回中國,通常由祖父母養育,到了一定年齡再返美與爸媽生活;在這樣的情況下,孩子早早就失去了與家長形成依戀關係的機會,就算重新生活也無法馬上親近起來,生活中遇到障礙也不會選擇跟父母溝通。
孩子身心變化 父母警覺
據美國心理協會發布的調查報告,15至24歲的亞裔青少年群體中,自殺是成為其死亡的第二常見原因,特別是亞裔女性,若長期沒有渠道抒發自己的負面情緒,將會變得焦慮、抑鬱,甚至出現自殺、自殘、各種厭食或暴飲暴食的情況;有些學生對心理健康問題的接受度太低,認為有精神異常是很丟臉的事,不敢向親近的親人好友坦白,加上青年期的荷爾蒙變化很大,就會容易給情緒帶來較大的波動,可能會一時衝動想不開。
自殘的情況也較常出現在女性青少年身上,割手腕、割大腿、用菸頭燙自己等留下傷疤,這樣通常是出自想要迴避現實問題的心理,通過用極端、劇烈的方式,來控制自己的情緒;研究表明,這個方法確實能暫時性達到一定的控制作用,但代價是傷害自己的肉體,且一旦把控不好,會給性命造成危險。
部分高中生或許會走上濫用藥物之路,雖在華裔青少年中少見,但並不是完全沒有,為了逃避現實,他們更多會酗酒、沉迷於電子遊戲中,不跟其他人打交道;這種行為會讓他們暫時逃脫、得到安慰,但也會有副作用,譬如為了玩遊戲而不睡覺、日常情緒和成績受影響等,若持續至成年後都沒能解決還可能會成癮。
雖有些青少年會主動找家長解決心理問題,但絕大多數的華裔高中生還是很難做到這一點,因此父母更有責任,在平時的生活中察覺孩子的身心變化;首先,華人家長必須對心理疾病課題具備一定的常識,應有意識地去補上相關知識,關注孩子平時的情緒、舉止和話語,例如突然變得易怒、愛哭、煩躁、頂嘴、不要上學等,不能只是判斷為孩子步入叛逆期,要試圖找到問題源頭,有些孩子也會開始逃避家庭的日常活動,不想吃飯、參與家庭聚會等,也是苗頭。
言語上若孩子透露有自殺的想法,脫口而出「我還不如去死算了」之類的話,應敲響父母的警鐘,不能以為他們只是一時說的氣話而作罷;專家也建議家長可關注孩子的上網搜索紀錄,若內容涉及自殘自殺,那就必須立即干預。
父母平時應多與孩子聊天,且記得要以平等的姿態溝通,對孩子說話不要使用批判性語言,否則以後他們遭遇什麼事就不敢再分享,「家長不妨像朋友一樣去關心孩子,讓他們知道父母會盡全力去幫助他們,沒有什麼事情值得他們藏在心裡自己納悶」;最後,父母在處理孩子心理問題上肯定有所局限,無需嚴格要求自己完全懂得孩子的內心世界,但應尋求專業人士的介入,帶給孩子資源和幫助。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