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客談/有限的城市空間,誰為誰留出路?
市長亞當斯(Eric Adams)日前高調宣揚第五大道改造計畫,進一步減少車道,推動「以行人為中心」的未來。行人與車輛如何共存成為一個愈來愈棘手的問題。美國作為一個「車輪上的國家」,長期傾向於滿足車輛的需求。然而,隨著城市人口的增長與環保意識的提升,人們逐漸開始重新審視道路資源的分配。
紐約市作為一個「步行城市」,以其便捷的步行空間和豐富的街頭文化著稱,然而,這種「步行天堂」的背後,卻是逐漸縮小的車輛空間:停車位稀缺、費用昂貴、交通堵塞,這些都讓駕車進入曼哈頓,成為一種高成本且低效的選擇。許多人為了避免市區內的交通困擾,寧願將車輛停放在城外,再以其他交通方式進入曼哈頓。
有激進人士提出曼哈頓應當建立為「無車區」:將現有道路都留給公交車、警車等車輛使用。然而汽車仍然是許多城市居民生活的重要工具,特別是在運送貨物和商業活動方面,車輛扮演著不可替代的角色。即便是擁有相對完善公共運輸系統的曼哈頓,也無法完全離開車輛的使用。
當汽車車道從四條減少到三條再減到兩條,甚至整條街道都禁止汽車通行導致繞行,汽車行駛的時間也自然被拉長。愈加擁擠的交通,最終變成愈來愈多的步行區和無車區。然而問題是否只是從街道轉移到了地鐵站台和公車路線上?
理想的城市應該是行人和交通工具和諧共存,各取所需。當我們談論「城市應該留給人」時,確保行人擁有更安全、更舒適的步行空間的確是重要一步。但在擴大行人空間的同時,我們也應該考慮到那些依賴車輛生活和工作者的需求。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