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客談/華人應突破同溫層 集結外族裔聲音

紐約客談

華人在美歷史可追溯到19世紀中期,從鐵路建設、洗衣店到中餐館生意,甚至現代的政治舞台也不乏華人身影。先烈的犧牲奉獻為華人在美地位奠下基礎,然而,陌生的文化、語言與制度,讓許多華人移民傾向只與華人相處,或住在華人為主的社區,與外族裔之間反倒總有種說不出的微妙距離。

▼收聽「紐約客談」:

除去不同文化背景的差異外,近年非法移民現象,與針對華人長者犯案的外族裔犯嫌等,接連不斷的負面事件加深彼此之間的誤會,更讓許多華社居民對其他族裔有成見,久而久之便不願跨出華人的同溫層。但要在一個外族裔移民占高比例的城市中清楚分隔種族,絕非易事。

雖然我們仍能在街角偶遇的問候、學校家長與學生的交流、幫忙過安息日的猶太鄰居開燈等日常,看見華人與外界良善的互動模式,以及族裔間不再壁壘分明的跡象。但若是針對社區事務呢?

市府近年陸續向華社開刀建遊民所,從擁有悠久歷史的華埠,到法拉盛39大道,至布碌崙(布魯克林)新興商業區86街,無一倖免。但若仔細觀察反對聲音會發現,此類社區議題大多僅在華人之間發酵,抗議遊行的隊伍中也多為華人面孔,卻少見居住在同一個社區的外族裔參與其中。即使外族裔居民也不樂見遊民所建成,甚至與華人有著相同的訴求,但相關資訊的更新大多都是以中文傳遞,除難以擴散出去之外,在主流媒體中也常出現誤差資訊。

當今天市府決策影響的不再只是華人族群,突破異溫層,集結外族裔居民的意見以擴大影響力,或許能讓華人的聲音不再滅頂在一個個微信群組中。

華人 非法移民 遊民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