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烏礦產協議框架曝光 澤倫斯基欣慰:烏未被視為貸方
美國與烏克蘭的礦產協議26日提前曝光,紐約時報指出其中稱美國「支持烏克蘭努力取得必要的安全保證以建立持久和平」;烏國境內擁有20種美國視為關鍵的礦物,但開採烏國礦藏需巨額投資,而且許多還位於俄國占領區。
紐約時報報導,協議有關安全保證的這句話雖然含糊,且未顯示美國維護烏克蘭安全的任何具體承諾,但確實是新增措詞,談到安全保證,是基輔方面奮力磋商中爭取到的,之前的礦產資源草稿並沒提到。但不知該版本是否就是協議最終版本。
烏國總統澤倫斯基26日在基輔表示,協議納入談到安全保證的措詞,他在磋商時視為前提,有其必要,以便烏方認定協議為成功;「給烏克蘭安全保證」一詞,出現在第十點。以川普本人的說法,美國在烏克蘭開礦,就是安全保證。
澤倫斯基表示,本協議的架構並未以償還過去美方援助為框架,讓他很欣慰,烏國並未被視為「貸方」。
每日郵報(Daily Mail)報導,這分稱為全面礦產交易協定的文件,提到設立「重建投資基金」,細述由烏克蘭、美國共同擁有一筆錢,用在投資於烏國的「平安、安全及繁榮」。這筆資金將由烏國、美國的代表共同經營,更多細節將在接下來的協議中制定。
整份協議並未提到美國總統川普最初提到的5000億元;另外文件裡美方追求的確切礦物及稀土依然不清楚。
華爾街日報(WSJ)報導,即便簽署協議,要大量開發烏國天然資源,仍要巨額投資,而且礦產很多在俄國占領區。
烏國擁有美方認定為50種關鍵礦物裡的20種,包括鋰、石墨、鈦、鈾及稀土;稀土是17種元素的合稱,對手機製造到國防工業都很重要。
產業分析師指出,烏國礦產的可能價值合計數兆美元;鈦及鋰可能有最大商業利益。

烏克蘭政府早就出版地圖,指出各種礦產的儲藏帶,但那些地圖大多按蘇聯時代所做的研究來繪製,許多從未開採。UkrLithiumMining首席策略人員阿羅辛(Denys Aloshyn)指出,新礦要具備商業開採價值,礦主必須進行一系列新研究,以為拿把鏟子就能把錢由地裡掘出來,根本是幻想。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