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拚贏得諾貝爾和平獎 俄烏情勢恐使希望更渺茫
在川普總統第一任期時,挪威議員泰布林-吉德(Christian Tybring-Gjedde)曾兩次提名川普角逐諾貝爾和平獎,但皆鎩羽而歸。諾貝爾和平獎始終是川普的心頭大事,然而目前俄烏情勢的演變,讓他看來更難獲獎。
國家廣播公司新聞網(NBC News)報導,川普似乎著迷於該獎項。在2018年一場農業展望活動上,川普提到1970獲獎、2009年去世的美國植物學家伯勞格(Norman Borlaug,推動「綠色革命」對抗全球飢荒),在稱讚伯勞格的同時川普說:「你能相信嗎?他獲得了諾貝爾和平獎…他們可能永遠不會給我這個獎,即使我在韓國、(敘利亞)伊德利卜省(Idlib)之類的所有地方做事,你知道為什麼嗎?因為他們不想給我。」
當時川普有兩次獲獎的機會:說服北韓放棄核武(未實現)、使以色列和一些阿拉伯鄰國的關係正常化(已實現);泰布林-吉德2020年9月依川普達成的中東和平協議(即亞伯拉罕協議,Abraham Accords)提名角逐該獎,但隔年公 布名單時仍榜上無名。
美國曾有四位總統獲得過諾貝爾和平獎,川普前助手們表示,川普對於未躋身其中耿耿於懷,上個月他在橢圓形辦公室會見以色列總理內唐亞胡時,就曾對記者抱怨說,「他們永遠不會頒給我…太糟糕了,我值得獲獎」。

可是在川普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28日爆發氣氛火爆的爭吵後,俄烏和平協議現在看起來比任何時候都更難達成,已危及川普盡快結束戰爭的承諾。擔任挪威國會國防和外交委員會的泰布林-吉德這次可能也難相挺,他表示挪威與俄羅斯接壤,「如果俄羅斯繼續占領領土,我們就會處於危險之中」。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