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眼/中國春節申遺成功 意味什麼
春節是中華文化最古老、最重要的傳統節日,除了寫福字、貼春聯、包餃子、舞龍舞獅等習俗,也是闔家團圓的重要日子。12月4日,中國申報的「春節——中國人慶祝傳統新年的社會實踐」在巴拉圭亞松森舉行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19屆常會上通過評審,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這標誌著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名冊的中國項目達44個,總數居世界第一。
評審現場舞龍舞獅
評審結果公布,年味十足的旋律響徹會場,春節文化符號占據會場大屏:春聯、舞龍、中國結等元素輪流登場,現場頓時喜氣洋洋。
樂聲漸息,現場數十個國家代表起身,來到中國代表團席前握手祝賀。一些代表甚至能用流利的中文說「春節快樂」。中國的回禮也頗有「年味兒」——裝著福卡的紅包,寓意將春節申遺成功的歡樂分享給更多人。
「百節年為首」。中國代表團在會議現場向各國朋友發出邀約,歡迎世界人民到中國親身體驗豐富多彩的春節文化活動。
根據「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的中文說明,在中國,「春節」標誌著新年的開始,以傳統曆法正月初一為歲首。春節前後,人們展開「一系列社會實踐」,辭舊迎新,祈福納祥,歡慶家庭團圓,促進社區和睦,這一慶祝過程俗稱「過年」。
為華人提供認同感
說明提到,除參加公共慶典外,人們祭祀天地和祖先,並向長輩、親友及鄰里拜年,表達美好祝願。該遺產專案為中國民眾提供了「認同感和持續感」。
按照中國傳統曆法,正月初一是春節,是新一年的開始。春節前後,圍繞著辭舊迎新、吉祥平安、團圓和諧的共同主題。
除夕之夜,家人團聚,共同製作、分享年夜飯,圍坐守歲,通宵達旦,迎接新年的到來。闔家安樂是中國家庭歡慶春節的美好情景。正月初一,是傳統新年的開始。人們著新衣,拜祖先,向長輩、親友及鄰里拜年;人們逛廟會、鬧社火、賞花燈,共慶佳節,這些年俗活動表達了百姓辭舊迎新、期盼平安團圓和國泰民安的良好祝願。在喜慶和諧的習俗實踐中,人們真切地體驗到親情、友情和鄉情,不斷深化對春節文化內涵的認識,強化家庭觀念和親情意識。
為了迎接新年,家家戶戶寫春聯、剪窗花、貼年畫,採購年貨、烹制節日食品……人們祭祀灶王爺,禮敬天地,祈願家宅平安,生活美好。這個遺產項目還包含著中國人關於糧食種植、加工、保存以及年節食品備制的知識與實踐,不斷強化著人們對自然的禮敬和對糧食安全重要性的認識。與春節相關的飲食習俗,具有多樣化的表達和豐富的寓意,傳遞出中國人的傳統審美觀念、養生理念和倫理規範,寄託著人們對風調雨順、闔家團圓美好生活的嚮往。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