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故事/京崑合鳴 文武老生李寶春再演「知己」
知名文武老生李寶春大型新編京劇「知己」2024年12月14日在台北、台中演出,全劇融合京劇、崑曲與西樂創新實驗,也是李寶春集編、導、演於一身挑戰深度人物的代表作。
「知己」這齣描述友情考驗的「京崑雙奏」作品,改編自北京人藝一級編劇家郭啟宏同名話劇原著,是李寶春首度嘗試以「京崑合鳴」形式編創,2013年首演於台北新舞台,特邀崑曲演員溫宇航雙主演,引發話題。
「知己」描述清初三名著名詞人吳兆騫、顧貞觀和納蘭性德,友情受到嚴厲考驗的故事。李寶春感慨分享,如果這對兄弟能相互多點體諒和包容,結局將改觀。
傳統手法融入現代劇場
全劇描述清順治年間發生科舉主考官收賄弊案,江南才子吳兆騫無端被掃中,含冤流放關外寧古塔。摯友顧貞觀為營救吳兆騫奮鬥十餘年,在納蘭性德的幫助下救出好友。無奈寧古塔的經歷把吳兆騫折騰得面目全非,知己重逢,情志卻已兩樣。
李寶春在台中歌劇院節目分享會上闡釋,「知己」和他所有的新編作品一樣,內容上一定都出自對人性的體悟;形式上則在傳統裡融入現代劇場手法。
他指出,「知己」透過文人交誼看到「人之初,性本變」拿捏上的困難,以致吳兆騫、顧貞觀兩人歷經千辛萬苦再見面時,以分道揚鑣收場,但仍留給後人「君子交絕,不出惡聲」的示範。
本劇的動作設計更源自個人親身經歷,比如寧古塔再改造場景中洗腦式的群體動作,正是參照文革時期的勞動環節。
為凸顯戲曲演出效果,李寶春指出,特別設計以崑曲水磨調描摹「顧貞觀」儒雅耿介的文人特質;以皮黃腔的渲染力表現「吳兆騫」孤傲與卑懦的反差,藉不同劇種的表演技法來區隔人物性格及其轉變。
溫宇航則分享,身為崑曲演員,在「知己」中是生平第一次扮演梳著辮子的清朝人,感覺新奇有意思,因為明代崑曲不可能有清代人物。因此為這齣戲投入非常大的精力,尤其在音樂融合上,盡量維持崑曲唱腔的原汁原味。
京崑唱腔 劇中靈活銜接
溫宇航也提到,2013年首演至今雖已超過十年,但每次再演都對人物有新的認識感受,「能更認識人生知己的心境,帶到戲裡味道就會更加醇厚」。
台灣辜公亮文教基金會執行長辜懷群認為,基金會30多年來的實驗和創作歷程裡,以「京、崑、西樂合璧的劇樂創新」做得很值得,期待能為菊壇留下點什麼的。
辜懷群以「知己」為例,借重多名藝術家,包含李寶春、作曲家鍾耀光、中國編腔家朱紹玉及天津京劇院一級京胡呂玉勇聯手,採用改良音場環境、納入音色柔和樂器聲響等手法,「我們已經能夠讓京崑唱腔在劇中靈活對話,銜接時也不需刻意地設計過門。」
「知己」由李寶春、溫宇航主演,全劇其他主演包括裘派名淨楊燕毅、台北新劇團青衣演員孔玥慈。
京崑對唱,李寶春在2022年,擷取各本所長巧妙串織,寫出「京崑戲說長生殿」。唐明皇與楊貴妃的愛情故事代代傳唱,無論京劇或崑曲都留下不少經典劇目,京劇名家,京崑即使對唱,依舊保有個別劇種優勢,格外難得。
「京崑戲說長生殿」曾在2016年首演,集結台灣京、崑名角,由李寶春、溫宇航領銜,飾演京、崑唐明皇;台北新劇團旦角演員孔玥慈、陳雨萱分別詮釋京與崑的楊貴妃,京崑特長交融,展現新世代有本有守的戲曲創意。
李寶春那回也是集編、導、演於一身,將京劇中的「醉酒」、「埋玉」;崑曲裡的「賜盒定情」、「密誓」、「驚變」和「哭像」修編新寫,發揮劇種唱腔優勢,即使安排京崑重唱或對唱,京依然是純京、崑是純崑,讓整齣劇既有崑曲的典雅內斂,也有京劇的富麗大氣。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