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魚米之鄉興化 垛田耀金光

趙麟書

去年3月底春遊老家江蘇興化,發現三月底的氣候宜人,春意盎然,繁花似錦,景色誘人,最讓人著迷就是公路兩旁的油菜花田,大片黃花隨風搖曳,婀娜多姿,美不勝收。中午時分抵達如皋,此時肌腸轆轆,先解決民生問題,一小時後繼續趕路,於下午近3時來到興化油菜花垛田,放眼望去盡是人潮。

興化在史前時期,原是一片海灣,潮起潮落,物換星移,在距今7000年前,海平面上升,這塊地方經過一段穩定期,逐漸形成與外海隔離變成潟湖、沼澤以及水網平原的特殊景觀,難怪進入興化後,所見之處盡是河湖交錯的魚米之鄉。

千年油菜田 美景天成

這次去老家與三十多年前第一次去的時候大不相同,老家的房子及周邊所有的建物全都拆光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棟棟高樓大廈,馬路變寛了,私人汽車增多,飯館到處皆是,兩旁的商家如雨後春筍,有識之士將興化地理的特有景觀,重新裝扮成全國著名的「千島菜花風景區」。

每到春天時日,吸引了成千上萬的遊客來此觀賞有千年歷史的油菜花垛田,進入景區,一條筆直的大道,中間被花圃隔離;旁邊是條水道,有幾隻人造白鶴站立在水邊戲耍,幾可以假亂真,再往前行兩台水車擺設在那,一大一小,瞬間讓時光回到過往的農耕日子,先人藉著水車抽取河水灌溉農田,如今它功成身退,成為歷史見證和回憶。

一條筆直的大道中間被花圃隔離。(圖趙麟書提供)

遠方是一片片金黃色的油菜花,在陽光照射下金色耀眼,是種視覺饗宴。垛田呈現島狀田塊,四面環水,形狀不一,有長方形、曲尺形、或橢圓形等,景區的垛田高出水平面約70-80厘米,總面積近萬畝,從高空俯瞰更為壯觀,當天就有許多遊客使用空拍機,從上頭選取最佳角度拍攝,更有勝者,直接搭乘附近的直升飛機,在上空翱翔觀賞360度的景觀,令地下的遊客羨慕不已。

水道相輝映 如水彩畫

當然最吸引我的地方是,垛田的周邊全被寬窄不一的水道包圍,更顯江南水鄉之美,河道縱橫之奇,堪稱另類世外桃源,故有人以「河有彎彎多碧水,田有一垛不黃花」來形容。我和侄子隨其他遊客搭上一艘小船,由專人划漿,在水道上慢慢行駛,有數十艘小舟依序排列在河面上,與整片的油菜花田,相互輝映,蔚為奇觀,此時微風吹拂,波光粼粼,碧波蕩漾,美得猶如一幅動態水彩畫。

小舟行駛在垛田中的水道。(趙麟書提供)
垛田的周邊全被寬窄不一的水道包圍。(圖趙麟書提供)

下船後沿著既定的步道前行,到處是人,摩肩接踵,兩側油菜花盛開,遊客也顧不得形象,紛紛走入菜園搔首弄姿,咔嚓咔嚓響聲,全入了鏡頭。有一位女網紅更攜帶多項攝影器材、表演道具、吉他、麥克風,面對花田與人潮,高歌一曲,現場錄製,我們這批遊客聽得如醉如癡,同時也不得不佩服現在年輕人的大膽作風,真正體會「人不輕狂枉少年」 。

博物館 興化前世今生

興化除了美麗生態環境,處處是景,當晚住宿的小鎮,有條流水潺潺小溪,環繞民宿後院,對面是座拱橋,越過可進入幾家農舍,灰瓦白牆,遠離塵囂。

民宿後院一座拱橋。(圖趙麟書提供)

次日一早,來到市區興化博物館參訪,博物館展示的圖片和挖掘出來的古遺物,見證了距今6300年興化地區已有人類活動的痕跡,而且考古資料非常豐富,從影山頭遺址(6300年前至5500年),接著蔣莊遺址(5300年前至4000年),隨著時間推移有東古遺址和南盪遺址到耿家垛遺址(距今2800年至2200年),包羅萬象,讓我認識到興化前世今生。

興化博物館。(圖趙麟書提供)
興化博物館。(圖趙麟書提供)

博物館除了介紹歷史外,發現興化人文薈萃,如水滸傳的作者施耐庵,生於此也葬於此,他的著作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白話文長篇小說,世世代代流傳,受人喜愛。封神演義的作者陸西星也是興化人。其他著名人物李春芳於明朝隆慶二年出任首輔,為人謙恭,勤廉為政,受人愛戴,時至今日仍受鄉民傳頌紀念。

水滸傳的作者施耐庵。(圖趙麟書提供)

鄭板橋墨寶 博館珍藏

另外一位曠世奇才,揚州八怪之一的鄭板橋,他的前半生籍籍無名,直到考取進士為官,在官場上卻因過於公正不阿得罪許多人,鄭板橋59歲時已在山東濰縣做過五年縣令,那段時間山東天災頻繁,他體恤災民生計開倉賑災,後遭人誣陷,憤而罷官,決定到揚州賣字畫,他留下兩幅最著名的墨寶:「難得糊塗」和「吃虧是福」,意在勉勵後人,同時也抒發他個人仕途不順的心情。

鄭板橋的兩幅最著名的墨寶。(圖趙麟書提供)
鄭板橋雕像。(圖趙麟書提供)

博物館附近的景點有鄭板橋故居,庭園建築、簡樸典雅,裡面展示他的書法和畫作,值得一看。

擁綠園是鄭板橋晚年居所。(圖趙麟書提供)
擁綠園是鄭板橋晚年居所;圖為擁綠園一角。(圖趙麟書提供)

四牌樓 是驕傲是遺憾

而四牌樓是興化人的驕傲,表彰興化籍歷史人物,建於1567年至1572年間,四座牌坊呈口字形組合,距今452年,期間兩次被毀,特別是在文革期間遭打砸破壞,1990年順應民意重建四牌樓,匾額仍有47塊,但多為複製品,殊為可惜。

四牌樓。(圖趙麟書提供)

老街也值得一探究竟,興化舊宅已經完全被拆,代之而起是現代建物,如今留下一條老街供後人參觀,石板路的街道,巷弄窄小,緊鄰的房舍,如同我1990年帶母親至興化尋根之旅所見老宅一樣,時光荏苒,一幕幕過往的回憶湧入腦中。

這次來興化一直很想重溫道地的美食,但找不到門路,悵然若失。只有一件事讓我又回到小時候的記憶,隨處可聽到興化江北口音,想到祖母在世每天念念有詞的鄉音,但自她離世後,家鄉話慢慢消失在我生活中,如今腦中又再次浮現,感受到人不親土親,滋味濃郁,另類「唇齒留香」的佳肴美味。

小啟

您去過哪些地方旅遊呢?有什麼好玩的?有什麼驚奇的?歡迎與世界周刊讀者分享。

 投稿電郵:weekly@udngroup.com.tw

 請附中英文姓名、稿酬支票抬頭、稿費寄送地址,請留底稿,恕不退件。

 請您配合:

1.來稿限3000字以下。

2.旅遊中有無要注意事項或交通須知,歡迎一併寄出。

3.請精選照片10張以內,照片檔案不宜過小,請以1M~2M畫素為標準。

4.照片jpg檔隨信寄送,並附註圖說(也可以做成檔名)。

5.請勿提供網路照片。

 您的投稿,本報相關版面及世界日報新聞網(worldjournal.com)得選用刊登,請勿一稿兩投,嚴禁抄襲,投稿者文責自負;對於有抄襲爭議之稿件,在未經確認為投稿者所創作前,本報系得不支付稿費;若確認是抄襲,扣發稿費,來稿永不刊用。

園區垛田景觀。(圖趙麟書提供)

水車。(圖趙麟書提供)

博物館 支票 民宿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