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書摘篇/投資像垂釣 哪裡的魚最肥?

闕又上

我們都不可能成為巴菲特,但都有機會貼近巴菲特的致富方法──不要把所有雞蛋都放在股市的籃子裡,打造最佳投資組合的「資產配置」才是關鍵。

哪個市場的魚最肥?闕又上的投資與垂釣心法,選擇一定彈得回來的標的。

闕又上是「又上成長基金」經理人,他在新書「你沒有學到的資產配置:巴菲特默默在做的事」中提到如何以「觀念簡單、目標清晰、以簡馭繁」來建構「資產配置」的觀念與戰略。

1.成功資產配置的基礎和運作

2.了解各項資產的特性與優缺點

3.資產配置四大模式解析

4.了解成功與失敗的關鍵原因

以下為書摘:

你是否曾經站在湖邊,或者遙望大海,手中握著魚竿,期待釣到一條大魚?但是,是否每次垂釣都能滿載而歸呢?這其實取決於你釣魚的地點,因為有些地方可能根本沒有魚群。這樣看來,你是否曾想過,投資也是如此呢?在華爾街的知名操盤手闕又上的新書「你沒有學到的資產配置:巴菲特默默在做的事」中,他以一個有趣的比喻來解釋投資的祕訣:投資與垂釣一樣,想要釣到大魚,得到對的市場。

各個國家發行的指數基金,代表該國企業的經營體質,當然國家間的競爭也是相當激烈。舉例來說,1989年時台股創下12682的歷史高點,美股道瓊那時的位置相當於2781點,但來到2015年,道瓊最高已經攀升至18000點,但台股仍未回到歷史高點。如果兩者股利都不列入計算,這26年期間,台美股市的報酬率相差近五倍,換句話說,選錯市場,資產的累積差異可真不小。

作者: 闕又上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23/07/04

全球股市的指數基金,美股占了一半的比重,而且全球100大品牌,美國也占據了50個以上,雖然說美國已不是世界超強,但在可預見的未來20至30年內,恐怕還是沒有一個國家可以取代她。而且美國這個國家歷經考驗,卻總是像浴火的鳳凰般愈挫愈勇,應該首選就是我一再提起的標普500指數基金(標普,另譯史坦普)和巴克萊投資級公債指數基金(AGG),或是兩者混搭。

對喜歡台灣股市的投資者,也可以考慮代表台灣股市的指數基金台灣50(0050),但應該搭配台灣的經濟發展趨勢,國發會每月公布含有九項指標的景氣燈號,就是一個很有參考意義的工具,從1995到2019長達20多年的交易從未失手,是台股穩操勝算的操作方法,能夠跟美股的資產配置混搭,績效更好也更安全。

講究時機的投資者,當然注重下一個移動方向,不過,因為個股的方向移動變數很多,能成功掌握絕佳時機點進出者,雖獲利驚人,但多數人根本做不到。很多時候為了追逐完美的進出時機點,反而要付出更大的代價和昂貴的成本;相對來說,如果你懂得站在單一個股的對立面,幾乎穩賺不賠。

因此,打破買賣單一股票才能賺大錢的迷思吧!一般投資人需要的是,選擇一個就算判斷錯誤、股價掉下去仍保證一定彈得回來的投資標的。一旦把原先可能發生的許多假設,簡化成你可以捕捉的軌跡;一旦方向確定,理解此投資標的的必經途徑,就容易掌握了。接下來只是用多大的力量、多少的時間,來運用和掌握此投資機會,因為最困難的移動方向已大致被掌握。這麼輕鬆可以獲利的方式,為什麼總是被忽略?

記住,選對市場才能釣到大魚。美股就像橡膠球,無論你怎麼摔下去,它都會跳起來,這就是我稱之為「橡膠球效應」。這種恢復力,就像美國經濟體系一樣,經歷了許多困難和挑戰,無論是金融危機還是全球疫情,都能夠重新站起來並達到新的高度。因此,投資美股,就是投資這個世界最大的經濟體。對於有投資意願的人來說,這個市場提供了極大的機會,不論你是短期投機還是長期投資,只要你有足夠的耐心和毅力,都能從中獲益。

最後,我要提醒大家:千萬不要把所有的錢都投入一樣的東西,無論是一個股票,一種商品,或是一個市場。任何投資都有風險,這就是我們所說的「不要將所有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多元化的投資可以有效分散風險,這就像保險一樣,可以在我們做出錯誤判斷時,保護我們的投資。投資的路並不容易,但只要我們有正確的方法,並且持續學習和成長,我們就可以在這條路上走得更遠。希望你們在投資的道路上,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方向,並且達到自己的目標。

(作者為「又上成長基金」經理人)

投資像釣魚,是否每次垂釣都能滿載而歸呢?投資也是如此呢。(圖/123RF)

美股 巴菲特 台股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