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戰+通膨 消費者勒緊褲帶不消費「迎戰」

川普(Donald Trump)當選總統後對課徵進口關稅不鬆口,偏偏通膨力道依舊,全美消費者不敢掉以輕心,紛紛多存款、少花錢,因應即將到來的挑戰。
美國商務部3月下旬發布的數據顯示,在美國,人們近來多將錢存起來、相對減少可自由支配的消費,而且基於通膨未見明顯緩和,在歷經寒冬假期後的1月,支出增加幅度非常有限。
從通膨數據確實可看到,物價上漲放緩的進展很有限。然而,有關價格變化以及消費者賺錢、支出和儲蓄的全面經濟數據並不能完全說明一個大議題,那就是川普總統的激進貿易政策。
學者示警經濟有壓
經濟學家警告,最近針對汽車徵收的進口關稅以及即將登場的一連串其他徵稅措施,可能對美國經濟引擎「消費者支出」造成壓力,恐進一步推高價格。
FwdBonds首席經濟學家魯普基(Chris Rupkey)在一份報告中說,川普2.0經濟政策讓消費者和企業同樣感到恐懼,除此之外沒有其他可能的結論;假如華府決策者不小心,經濟將陷入停滯、甚至更糟糕。
美國商務部最新數據顯示,2月個人消費支出(Personal Consumption Expenditures, PCE)物價指數較前一年同期上漲2.5%,與1月持平;跨月計算則上漲0.3%,與1月的跨月漲幅相同。
經濟學家預估,能源價格下跌和食品價格穩定將有助於維持通貨緊縮趨勢,事實果真如此。2月能源價格下跌1.1%,食品價格跌幅則由1.6%略減至1.5%。
一般預料,個人消費支出物價指數將與1月初步估計的2.5%一樣。
然而,衡量潛在通膨的核心PCE指數(core PCE index)這個關鍵性指標,卻略高於經濟學家所預期。
扣除波動性較大的食品和能源價格之後,2月備受關注的核心PCE價格指數上漲0.4%,較去年同期上漲2.8%,高於 1月的2.7%。
核心通膨高檔盤旋
安聯貿易北美(Allianz Trade North America)資深經濟學家諾斯(Dan North)接受採訪時表示,十個月來,核心PCE指數一直在2.6%至2.8%的區間內波動,只是橫盤整理,大家無計可施,通膨確實非常頑固,已經十個月沒有變化,讓聯準會的處境愈來愈尷尬。
聯準會上周維持利率不變,主席鮑爾(Jerome Powell)表示,各州央行行長正等待更多證據表明通膨正朝著2%的目標邁進、或者經濟走弱,之後才能夠恢復降息。
鮑爾坦言,繞著川普激進經濟議程打轉的不確定性究竟會如何影響未來支出和投資?仍有待觀察。
排除通膨影響後,2月全美消費者支出出現反彈,上漲0.4%; 1月支出則低於最初報告的數值,下降0.3%。
消費者花錢流向最能對整個大趨勢加以解讀。消費者花更多錢購買商品,經濟學家研判,這可能反映大家在課徵關稅前提前購買商品;此外,消費者也大幅削減外出就餐和旅遊等服務支出。
Nationwide首席經濟學家博斯蒂安契奇(Kathy Bostjancic)指出,經濟前景不確定性更甚以往、擔心通膨加速、以及股市下跌都抑制消費者信心;如今跡象顯示,訪查數據已開始對經濟數據造成壓力,值得注意的是,消費者減少可自由的服務支出,2022年1月以來首見衰退。
經通膨調整後,2月支出僅成長0.1%。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最新報告為家庭財務帶來一線希望。2月收入增長0.8%,稅後可支配收入、以及經通膨調整後的收入各增長0.9%和0.5%,消費者選擇將一大筆錢存起來,個人儲蓄率從1月修正後的4.3%上升至2月的4.6%。
海軍聯邦信用合作社(Navy Federal Credit Union)企業經濟學家弗里克(Robert Frick)提到,顯然,即使少支出而多儲蓄,消費者仍感到不安,但只要收入持續增加,就有錢可花,這將支持經濟並有助於因應持續通膨。
弗里克補充說,除了通膨續升,大家對於關稅的全部影響還不得而知,特別是對汽車的影響、以及將導致價格上漲多少等重點。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