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活「繁花」魏總 鄭愷:從「響」到「不響」是種成長
王家衛導演的「繁花」角色雲集,其中,鄭愷飾演的「海寧皮草小王子」魏總是該劇中最搞笑討喜的一個。從一開始在黃河路上用88隻「霸王別姬」和寶總(胡歌飾)別苗頭,到後來踏踏實實跟汪小姐(唐嫣飾)合夥做外貿生意,魏總經歷了從「響」到「不響」的過程,也給觀眾留下了很多「金句」,譬如鄭愷本人最喜歡用的「經常慶功就能成功」。
新京報報導,38歲的鄭愷坦言自己入行十多年,也如魏總一般經歷了「響」到「不響」的成長。只不過他的成長是潛移默化發生的。鄭愷當初加入「繁花」計畫就是衝著「王家衛」三個字,3年拍攝期間他學到了很多,覺得王家衛這個人比自己想的還要深,但最欽佩的還是對方作為創作者對自我表達的堅持。
魏總前期是囂張的、走路帶風的,連下了跑車關車門甩頭的姿勢都有幾分做作。鄭愷覺得自己跟魏總並不像,頂多「一半一半」相似,只是被導演挖掘出了「人來瘋」的一面。「更多的時候,我覺得自己是比較內向的。可能我的性格比較多變吧,所以才適合當演員。」
鄭愷曾在社群平台點評魏總是「響」亦是「不響」。他說,從「響」到「不響」是一種成長。「一個人年輕的時候會很想表達自己,想要全世界都聽到自己的聲音。隨著成長他會發現什麼該表達,什麼不該表達。」
報導提到,身為入行十餘年的演員,鄭愷也像劇中的魏總一樣經歷了「響」到「不響」的過程。「但我沒有像魏總那樣遭受人生打擊,也不想承受那樣重大的變故。人總是要成長的,突如其來的是成長,潛移默化的也是成長,我想讓自己的成長潛移默化一些,不想有那麼多的戲劇性。」
有時候回看自己以前的作品、節目或採訪,鄭愷常常覺得那時候真是愣頭青。年輕時急於表達很多觀點,如今在行業摸爬滾打多年之後心態已經發生了一些轉變,會覺得做人更重要的還是坦然地面對真實的自己。
鄭愷合作過不少大導演,如馮小剛、張藝謀、管虎、陸川、王家衛,有機會近距離觀察這些導演的執導風格。他發現了他們有一個共同點——「他們每個人都有很強烈的個人表達意願,要表達的內容非常豐滿充盈。」被問到起以後是否也有從事導演工作的計劃,他謹慎地表示還需要再累積一下。首先要對每個工種有充分的了解,然後要理清內心的表達意願,真的有想表達的內容,才會去做。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