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大湖效應」帶來強降雪 紐約州多地進入緊急狀態

紐約市無證客近6萬罪犯 逾千名黑幫 ICE:對庇護政策「沮喪」

9旬翁換人工關節 2天後能爬樓梯

9旬老翁(左)置換人工關節後,爬樓梯做復健。(記者游振昇/攝影)
9旬老翁(左)置換人工關節後,爬樓梯做復健。(記者游振昇/攝影)

一名91歲老翁平常把務農當養生,今年初右腳痠痛,上月要靠輔助器才能走,醫師發現他膝蓋關節退化,合併內翻變形,經過手術後隔天能下床,兩天後可爬樓梯。老翁下月要過生日,他說:「能自己走路真好,這是最好的生日禮物」。

台灣台中大甲李綜合醫院副院長、骨科主治醫師王芳英表示,該患者在手術前行走路自如,後來右邊膝蓋才痛到無法走路,最後要靠輔助器,經過檢查,發現退化性關節炎已經屬於第四期,軟骨已經磨穿、硬骨也變形,合併內翻變形15度,跨科醫師評估患者身體況狀良好,決定換上人工關節,同時做內側韌帶的放鬆手術,手術時間大約2個小時,術後矯正後腳已變直,隔天能下床行走,兩天後能爬樓梯。

若患者失能 不建議手術

王芳英指出,90歲以上的患者手術個案較少,該患者術前能正常生活,一切生活能自我打理,每天能走路、散步,家屬蒐集資料,詢問過曾做過同樣手術的患者後,再經過家庭會議,放心地讓長輩開刀。他說如果患者失能、臥床、無法自理,就不建議手術。

王芳英說,近年來科技發展,人工關節使用電腦導航定位、客製化,不少廠商也推出機械手臂,但是機械手臂對關節及韌帶的平衡,靜態與動態上還是有其極限。

王芳英說,高齡患者在手術前進行跨科團隊評估與術後的照顧,只要患者身體狀況平穩,經過內科醫師團隊評估,便能開刀進行人工關節置換手術,年紀不會是考量因素。

患者透露,他平常跟太太住在一起,每天都要下田、鋤草、養雞。他說,不能只剩下吃的功能,他說:「我太太跟著我做事、下田,如果我沒有幫她,她會很累,我會捨不得,所以我一定要好。」

患者兒子說,開始本來想靠復健、物理治療的方式,因為擔心父親年紀大了,看看能否不要開刀,沒想到愈來愈嚴重,現在開刀後才發現,對老人家真的比較好,不用拿輔助器,對生活品質也有改善。

大甲李綜合骨科主治醫師王芳英,為91歲患者做人工關節置換手術。(記者游振昇/攝影...
大甲李綜合骨科主治醫師王芳英,為91歲患者做人工關節置換手術。(記者游振昇/攝影)

關節 骨科

下一則

泰勒絲身材變化有原因 名醫詳解這些因素是關鍵

延伸閱讀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