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庫門的回憶(上)
我是地道的上海人,期間除在外地求學若干年外,直到上世紀末依親移民美國前,一直居住在上海風貌獨特的石庫門。
這類盛行於上世紀二○年代初的民居屋,其結構特點是坐北朝南,正南面有兩扇烏漆實心厚木門,門上配置一副考究的帶有圓形銅底盤的銅環,輕擊底盤便發出清脆的噠噠聲,告知主人有客來訪。圍繞該木門的是石頭門框,由此得名「石庫門」(源自上海方言「石箍門」)。據統計,上世紀五○年代,石庫門住宅占上海民居屋百分之八十八,即使到上世紀末仍有百分之五十二的市區居民住在其間。
成家後我入住先生家的老房子,它的結構特點是推開木門即一方通天的天井,穿過天井,有六扇狹長的上半部是玻璃、下半部是雕花薄板組成的落地門,進門是客堂,其左右兩側分別為東西廂房,每側廂房又用木板隔成前中後廂;樓上樓下一樣布局,被稱謂三上三下石庫門。它的總弄就是聞名遐邇的上海張園。
張園之所以有名,因為百年前這片土地曾是上海開埠以來,第一個面向大眾的私家花園,園內布置美輪美奐,碧波漣漪清澈見底的池塘,遍植松杉的小島,登高遠眺的假山,四季飄香的春蘭秋菊、夏荷冬梅。張園也曾是政治活動中心,孫中山、蔡元培、章太炎來此開壇演講。它還接納過許多新鮮事物,諸如,上海第一盞電燈在此點亮,第一輛自行車在此試騎,第一部話劇在此上演,園內常年遊客如織。
民國以後,由於其他園林及綜合性遊樂場所興起,及業主經營不善且捲入一場官司,被銀行收購並將土地分割成二十八個地塊,分售給多家地產商,各家又按自己的經濟,建造不同結構的以石庫門為主體的建築群。由於各具特色幾乎包羅所有造型,所以坊間又有石庫門博覽館之稱。
早期張園石庫門的租賃戶多數為殷實人家,我先生的祖輩曾是鹽商。據回憶,當年樓下客堂是主人接待賓客的地方,壁上懸掛著名人字畫,紅木條几上供著福祿壽三星,兩側是太師椅,小天井沿牆角放著四季應景盆栽。樓上客堂是用餐之地,左右兩側廂房是內室,整幢樓居住著祖輩弟兄三家。
但是隨著戰爭,時局變化,年長者離世,各房分家以及四十九年後鹽業收歸國有,終於家道中落。六○年代初當我跨進這幢曾經很氣派的老屋時,已面目全非,他家只留得二樓西廂房及客堂,其餘地方入住來自不同社會階層的五戶人家,其中有靠苦力拉板車維生的勞動者,也有公私合營後的資本家。雖然職業和社會地位各不相同,收入也大相逕庭,但人人平等的票證供應,使基本生活待遇相差無幾。
當年多戶合用的石庫門,最大困惑便是公共地盤及設施的分配,原本獨家使用的廚房畫分成六戶共用,總電表需要外接六個分表,隨意拉出的電線如蛛網般懸掛在天花板下。天井裡搭著曬衣架掛滿萬國旗,公用的一樓客堂堆放著各家不用的雜物及自行車。老房子又因年久失修,狹窄的樓道吱嘎作響,通往頂層曬台的窗戶搖搖欲墜,每逢颱風季節大雨如注時,屋漏幾乎成常態。而最令人煩惱的,還數整幢樓沒有衛生設備。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