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關係能回暖?中國學者:看拜習會後2指標
中國外交部10日晚間宣布,應美國總統拜登邀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於11月14日至17日赴美舉行中美元首會晤。中美過去一年歷經關係觸底,中國學者認為,「拜習會」將推動中美關係止跌企穩,但下一步走向緩和或是改善,需要關注拜習會能否產生實質成果、會晤後的雙邊關係走勢如何等兩個指標。
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院長、美國研究中心主任吳心伯接受澎湃新聞訪問表示,中美元首會晤「將推動兩國關係止跌企穩」,在此基礎重新校準中美關係的發展方向,推動雙邊關係回到健康穩定軌道,而「到目前為止,中美關係出現的一些鬆動是緩和多於改善」。
吳心伯認為,中美之間正在重建與恢復的對話機制,是自川普執政後期以來尚未出現的現象。中美關係在年初「氣球事件」後跌至谷底,而後自5月以來,隨著兩國高層交往的增加,緊張關係有所緩和。近期,中美在經貿方面設立了經濟、金融、商務三個工作組,外交方面先後舉行司級海洋事務磋商、中美外交政策磋商以及軍控和防擴散磋商。此外還包含氣候等全球治理領域的對話。
談及近期高層增加交往與一系列新的對話機制建立,是否即為中美關係的「成果」?吳心伯說,真正的成果是對話機制建立起來以後,中美雙方能夠解決一些具體的問題。
吳心伯認為,台灣問題是中方關注的重點,尤其是美國能否將承諾落實到具體的政策和行動上。他認為更多實質成果預計出現在經貿領域。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