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區會全年大會0發言 6委任當然議員「如廚師不煮飯」

香港選舉改制後的區議會上任年餘,區議員工作報告上周出爐,明報統計去年470名區議員在區議會大會的發言次數,其中33名區議員去年在逾8成的大會會議中沒有發言,當中6名委任或當然議員全年大會零發言。曾任兩屆民選區議員的謝偉俊表示,「議員的天職就是發言」,認為零發言不理想,議員不發言「等於廚師不煮飯、司機不開車」,估計部分新科議員經驗不足,籲可向資深議員取經。
明報報導,民政事務總署回覆查詢則表示,區議會大會是區議員向港府表達意見的其中一個渠道,不應單憑發言次數衡量區議員的工作。
據報導,區議員履職監察機制規定區議員出席率須達8成,當局稱今屆區議員出席率是歷屆最高,不過指引沒規範議員開會須發言。據去年18個區議會大會的會議紀錄,33名區議員在超過八成會議沒發言,即全年僅在一次會議發言,除了新民黨沙田區議員羅伊琳為直選議員外,全屬委任、地委會或當然議員。
報導稱,觀塘區吳承華、東區陳杏、西貢區王文、離島區周玉堂、北區朱浩賢及經民聯周天意,更是全年在大會「零發言」。身兼南丫島南段鄉委會主席的周玉堂解釋,區議會去年甚少關於南丫島的議程,「其他(地區)的我便無謂多發言」,他自言有盡責,不擔心居民認為他懶惰。周天意則稱,區議員職責不限於在會上發言,一直有跟進求助個案、向港府反映意見等。
報導引述陳杏及王文同稱,若已有其他議員提出相同意見,會避免重複發言。吳承華則一直迴避查詢,反問記者「你讀哪間學校」,又說「你做這行不容易,人工又低,跑來跑去,好辛苦啊」。
報導說,綜觀4個界別區議員,直選議員發言相對踴躍,當中近半、43人在去年全部區議會大會均有發言。至於地委會、委任及當然議員,約三成人有在全部會議發言。以發言次數計,直選議員去年平均每人發言約10次,地委會、委任及當然議員平均全年發言7次。新制下區議員每月薪金為3萬8350港元(約4933美元)。
此外,據報導,全體470名區議員的工作報告,直選區議員去年平均接獲1295宗個案,明顯高於其他界別區議員。有當然議員全年接獲9宗個案,與處理最多個案的議員相差逾300倍。民政事務總署回覆查詢,稱個案數字受區情需要等多種因素影響,不能單憑數據衡量區議員工作成績。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