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徵小額包裹高關稅 港暫停寄件美國 電商恐需在美設倉

美國向香港產品進一步加徵所謂對等關稅,以及由5月2日起取消香港產品的小額包裹(價值800美元或以下)免稅待遇,白宮9日公布屆時將徵收相當於包裹90%或75美元的關稅,高於此前計畫徵收的30%或25美元。港府9日表示強烈反對和不滿。港府發言人稱香港郵政「絕不會代收所謂關稅」,稍後並會公布「暫停處理寄件往美國郵遞服務」。
綜合大公報、明報報導,香港付貨人委員會主席林宣武預料,尤其受打擊的電子商貿平台會轉而將貨品先在美國存倉,再在當地發貨,但會令成本上升。
對於美國向香港產品進一步加徵所謂「對等關稅」,多位商界人士及立法會議員對美國所作所為表達強烈不滿,行政會議成員、立法會議員林健鋒形容美國現時的做法是「大石砸死蟹」,港商非常憤怒。現時不少企業面對貨品出不到,即使製造完成但都收不到錢,大大影響現金流,與美國做生意的商家是真正步入寒冬,呼籲港府捍衛香港權益,通過世貿機制維護公平貿易。

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會長盧金榮指出,美國進口商將成本轉嫁消費者,價格上升勢必影響生意,本地廠商只有三個方法:布局供應鏈、調整價格、開拓新市場,第二條路走不通,貿易戰多年來,廠商利潤已打到很低,因此開拓新興市場很重要,將輸出美國的比重進一步減低。
此外,港府發言人稱,香港郵政暫時仍維持寄件往美國的郵遞服務。至於DHL、FedEx等郵遞公司亦繼續服務。DHL客戶服務專線表示,職員稱會繼續維持寄往美國的郵遞服務,日後如要徵關稅,由寄件人及收件人協商決定由誰支付。
美國關稅戰令清關成本及「衝閘」大增,多間郵遞公司調高香港寄往美國的附加費,約介乎每公斤額外5至8元(港幣,下同,約0.6至 1美元)。
關稅戰繼續升級,美國9日宣布向中國貨品共徵收104%關稅,令股市大波動,曾一度推低港股大挫867點,低見19260點,失守250天牛熊線。午後傳出「國家隊」再出手護盤消息,港股跟隨A股拗腰回升,恒指重上2萬點大關,並曾升約300點,最終全日仍升136點,收報20264點,亦即由低位回升1006點。「北水」積極入市,南向資金全日淨買入為355.87億元,創出歷史新高,推動港股成交額達4124億元。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