爵士與嘻哈聖地 從曼哈頓一路北上 跟著非裔歷史一窺紐約發展印記
每年的2月是美國非洲裔歷史月。非洲裔人群在美國歷史上擁有不可或缺的地位,不僅在於他們延續百年的抗爭運動幫助包括亞裔在內的所有少數族裔或「有色人種」獲得了平等的民權,也在於非洲裔在美國的當代文化塑造中留下了難以忽視的印記,而紐約作為美國非洲裔文化的大本營,更有很多值得探訪的歷史痕跡。
從曼哈頓出發,沿著非洲裔族群歷史的脈絡一路北上尋跡,探索非洲裔社區與紐約都市發展歷史之間的關聯。
曼哈頓下城 非洲人墓地與都市擴張史
紐約從17世紀開埠後,在大約200年的時間內,城市範圍都僅限縮於現在曼哈頓下城金融區和海港區附近的狹小空間內,以「牆」為名的華爾街(Wall St.)當時便是一道城防工事。而在今日錢伯斯街(Chambers St.)以北的曼哈頓島,則是尚有原住民部落的荒野。
在今天位於下城核心部位的富利廣場(Foley Square)與百老匯大道(Broadway)之間,有一處非洲人墓地國家紀念碑(African Burial Ground National Monument)被高樓大廈包圍。這處遺址1991年被發現,據考證,這裡是紐約最古老的非州裔墓地,在大約6畝的面積內葬有超過1萬5000名17至18世紀的非洲裔奴隸和自由民。隨著城市的擴張,非洲人墓地所在的位置從當初的城外荒地變成城市中心,墓地也逐漸被遺忘。墓地紀念館地址曼哈頓百老匯大道290號一層,開放時間每周二至周六上午10時至下午4時。
哈林區 文藝復興運動與爵士樂興起
隨著工業時代都會區的擴張,整個曼哈頓島從19世紀後半葉開始逐漸被建築和街道覆蓋,而下城和中城的貴族化又將較為貧窮且被排斥於白人主流之外的非洲裔社區擠壓到位於曼哈頓最北部的哈林區(Harlem)。1920年代,在一系列以非洲裔視角創作的詩集、文學、戲劇、音樂等作品集中問世後,哈林區的非洲裔文化出現爆炸式繁榮,史稱「哈林文藝復興」。
也許非洲裔的文學或戲劇對於亞裔來說有些遙遠,但在哈林文藝復興大潮中發展壯大的爵士樂則能抓住所有人的心。爵士樂起源於紐奧良,在哈林區的文化繁榮時代,大量在紐奧良已經卓有建樹的非洲裔爵士音樂家北上,在紐約的文化經紀人和娛樂業資本的助力下,才開始將爵士樂傳向世界。
在哈林區核心地帶的國家爵士樂博物館(Harlem National Jazz Museum)可以了解這段精彩的歷史,同時也有機會親自領略爵士樂的魅力。博物館創立於1997年,館藏包括一些爵士樂名家的歷史檔案和名家音樂片段收藏,以及大量介紹爵士樂歷史的錄音、紀錄片和書籍,還會提供講座、課程和每周都有的現場樂隊表演。博物館地址為曼哈頓西129街58號,開放時間每周四至周六中午12時至下午5時。
布朗士 貧苦人社區誕生嘻哈音樂
隨著哈林區的進一步貴族化,大量低收入的非洲裔居民隨同來自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的新移民一道繼續向北遷移,停留在擁擠的南布朗士地區。1970年代,家庭經濟狀況以及紐約低收入社區整體治安的惡化趨勢愈發嚴重,布朗士的少數族裔在面對貧困和依舊嚴重的種族歧視時,逐漸開始摸索出一種用節奏感強烈的音樂去表達內心不滿與牢騷的方式,這種亦説亦唱的音樂便是嘻哈音樂的原型。
嘻哈音樂被普遍認為誕生於布朗士區西部靠近哈林河畔的一座普通公寓內。這座地址為塞奇威克大道(Sedgwick Ave)1520號的公寓現已1520社區中心的稱號,在嘻哈社區內享有盛名,吸引無數嘻哈青年前來朝聖。如果希望更全面地了解這段歷史,布朗士嘻哈樂博物館(The Hip Hop Museum)將能更好地滿足你,館內擁有豐富的藏品和詳細的介紹。地址布朗士外圍街(Exterior St.)610號,博物館現正重新裝修,計畫今年重新開放。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