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成香港文學庇護所 港人盼「說好自己版本的香港」
台陸委會與策進會共同舉辦的「香港文化在台灣」壓軸場講座,以「文學」為題,7日在台北登場。在台灣創辦「2046出版社」的鄧小樺指出,台灣是香港文學的庇護所,在2019年後,許多香港人進入了「失語」狀態,其在台灣的出版社的目標就是「保留真相、堅守自由」,說好自己版本的香港。
根據策進會新聞稿,本場活動由知名香港作家陳慧、在台灣創辦「2046出版社」的鄧小樺擔任講者,以及曾在香港生活7年的作家平路擔任主持人。
陳慧首先談到她在台灣書寫的經歷與感受,認為兩者最大的分別在於「空間」,並分享了曾到過寫作的咖啡廳以及遇過的貓,雖然部分咖啡廳已經結業,但在生活與記憶慢慢堆疊的過程中,開始建立了屬於自己與這些地方的記憶,也分享自己在體會台灣文化後,異地書寫香港的感受及心境轉變。
鄧小樺則以「離散者的創作與出版」為題,帶領觀眾更了解港人在台灣辦出版社的想法、離散族群更真實的一面,以及背後所蘊含的情緒。她指出,台灣是香港文學的殿堂,也是庇護所,在2019年後許多香港人進入了「失語」狀態,許多人不知如何去說自己的情緒,而其出版社的目標,就是「保留真相、堅守自由」。離散就如同遭遇洪水,自己的任務就是把其中的寶物打撈起來,並和大家說明價值,從而說好自己版本的香港。
曾在香港生活7年的作家平路,作為主持人也在對談環節中帶領討論,認為每個人心中都有屬於自己的香港,離開一個地方才能真正更了解一個地方﹐雖然陳慧及鄧小樺離開了香港,但也是一個能更清晰去看香港、同時亦好好看台灣的機會。
陸委會參事林佩君致詞時表示,文學看似是個人情感的抒發,實則是超越時間與空間的對話,文學的價值在於提供人們想像力的啟發與延伸,絕非時下流行的短影音影片帶來的短暫感官刺激所能取代。
「香港文化在台灣」系列講座全數結束。策進會表示,台港交流頻密,未來將持續辦理各種兼具知性與感性的活動,增加台港民眾互相認識與理解的機會。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