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瓊瑤骨灰兒子親手花葬陽明山 林心如一路追隨送行

川普點名無緣媳婦任駐希臘大使 傳她已與兒子分手

娛樂/中老年觀眾不埋單 美國「熟齡向」電影冷颼颼

電影「這裡」運用AI技術,讓湯姆漢克斯(右)與羅蘋萊特(左)「回春」演出。(取材自IMDb)
電影「這裡」運用AI技術,讓湯姆漢克斯(右)與羅蘋萊特(左)「回春」演出。(取材自IMDb)

索尼影業新片「這裡」(Here,又譯「此心安處」)早前上映,該片是「阿甘正傳」(Forrest Gump)導演勞勃辛密克斯(Robert Zemeckis)的最新力作,主演湯姆漢克斯(Tom Hanks)與羅蘋萊特(Robin Wright)亦是「阿甘正傳」的男女主角,等於是30年前「阿甘正傳」原班人馬的重新集合,「這裡」的最大賣點不言而喻。

30年前主創回歸 「這裡」慘輸「阿甘正傳」

不過,「阿甘正傳」1994年7月的首映票房達2445萬美元,而且當時正值美國舉辦足球世界杯期間,放映的影院只有1595家。相形之下,「這裡」在2647家電影院首映,僅獲得500萬美元票房,低於業界預期的700萬美元,這個成績只能用慘敗形容。

「這裡」由曾擔任過米拉麥克斯影業(Miramax)CEO的比爾布洛克(Bill Block)投資5000萬美元拍攝而成,改編自理查德麥奎爾(Richard McGuire)創作的同名漫畫,以一個普通美國家庭的客廳為固定視角,呈現幾代人細碎而波瀾起伏的人生故事。從內容上不難看出,該片的目標觀眾主要為美國中老年群體,相對而言,這一觀眾群體比較看重媒體的評價。可惜「這裡」的媒體口碑不佳,影評網站「爛番茄」上的新鮮度只有38%,毫無懸念地被歸類到「爛片」行列,首映成績不理想似乎在所難免。

「這裡」電影海報。(取材自IMDb)
「這裡」電影海報。(取材自IMDb)

過去勞勃辛密克斯就是票房保證、叫好又叫座的金字招牌,除了「阿甘正傳」,由他執導的「回到未來」(Back to the Future)、「威探闖通關」(Who Framed Roger Rabbit,又譯「誰陷害了兔子羅傑」)、「浩劫重生」(Cast Away,又譯「荒島餘生」)等片部部經典,都深受觀眾喜愛。

然而,近年來他的作品明顯已經很難再達到過去的高度,最近三部電影「馬克的異想世界」(Welcome to Marwen,「歡迎來到馬文鎮」)、「女巫們」(The Witches)和「木偶奇遇記」(Pinocchio)的商業成績和觀眾口碑都不甚理想,今年「這裡」借助AI技術讓兩位主演返老還童,具備足夠的話題,但也帶來了形式大於內容、缺乏深度的批評。

二戰題材「白鳥」 影后加持也賣不動

同樣鎖定美國中老年觀眾的還有10月上映的「白鳥」(White Bird),也面臨票房慘敗的困境。該片預算約2000萬美元,由「擁抱豔陽天」(Monster's Ball,又譯「死囚之舞」)導演馬克福斯特執導,英國資深演員海倫米蘭(Helen Mirren)主演,首映只獲153萬美元票房,截至11月中旬,全球票房僅804萬美元。

「白鳥」故事背景與2017年上映的「奇蹟男孩」(Wonder)有關,在「奇蹟男孩」中,茱莉亞羅勃茲(Julia Roberts)與歐文威爾森(Owen Wilson)的兒子患有天生面部畸形病症,在學校頻頻被欺負。而「白鳥」中的男孩正是該片中的校園惡霸,因霸凌惡行被退學,不久後,海倫米蘭飾演的奶奶前來探望,向孫子講述自己幼年時的一件往事,涉及二戰時猶太人的不幸遭遇。

奧斯卡影后海倫米蘭的演技毋庸置疑,問題在於,類似這種面向中老年觀眾的故事題材,今時今日已愈來愈難贏得美國觀眾的青睞。

「白鳥」電影海報。(取材自IMDb)
「白鳥」電影海報。(取材自IMDb)

2017年上映的「奇蹟男孩」,投資成本2000萬美元,全球票房卻達到3億美元,讓發行商獅門影業大賺一筆;時隔七年,外傳「白鳥」在北美1018家影院公映,儘管Cinemascore評分達到A+級,但首映票房卻不到200萬美元,甚至輸給上映規模相比之下只有三分之一、Youtube網紅探險鬼屋實錄的「山姆和科爾比:超自然傳說」(Sam and Colby: The Legends of the Paranormal)。

年輕觀眾口味變了 友情片>露骨性愛

以目前美國電影的票房趨勢,掌握年輕粉絲、出奇制勝的策略是各大片廠努力鑽研的目標。早前,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下屬的學者與敘事者中心(Center for Scholars & Storytellers)發布今年最新一期的「青少年與銀幕」研究報告,透過對美國約1500名10歲至24歲的受訪者的調查,發現年輕人的影視作品欣賞口味竟然愈來愈「素」,他們不希望在大銀幕和小熒屏上看到太多露骨的性愛內容,反倒更期待表現友情和柏拉圖式愛情的作品。

事實上,去年的調查已發現青少年欣賞取向的轉變,而今年的報告顯示這種趨勢的加劇。研究人員發現:今年的受訪者中有63.5%的人表示,他們更喜歡以友誼為主題的影視作品;有62.4%的青少年認為,故事情節中根本就不需要和性相關的內容。

而且,去年的民調中,有51.5%的美國年輕人表示,希望有更多關於柏拉圖式愛情的內容,占了總受訪者人數的一半;而坦言自己沒打算在影視作品中看到性愛內容的人也只有47.5%,人數略少於一半。時隔一年,前述兩種傾向的認同者的比率都已超過六成。

中心研究總監阿麗莎海因斯(Alisha J. Hines)表示,今年的研究結果似乎進一步鞏固了近年來他們所發現的大趨勢,即美國年輕人已厭倦了影視作品中的性愛關係。在她看來,除了觀眾本身口味變化之外,這主要也是因為好萊塢影視作品在表現情愛、性愛關係已落後於時代,難以獲得年輕觀眾的共鳴。

現實生活太窒息 看魔幻題材抽離

另外,受訪者中還有36.2%的人表示,更願意觀看以奇幻世界為主題的影視作品,遠高於希望看到影視作品能反映貼近現實生活的個人問題(24.2%)、能反映社會環境的現實問題(13.9%)和有關社會上的富人和名人生活(7.2%)的人數比率。

對此,中心創始人兼執行董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心理學系兼職教授雅爾達烏爾斯(Yalda T. Uhls)認為:「這個年齡層的年輕人在成長過程中遇到了巨大的壓力,包括疫情和24小時不間斷的新聞轟炸。他們每天都被大規模槍擊、政治分裂和戰爭紛亂的新聞包圍,絕大多數都已身心疲憊。」她說:「這一代美國年輕人同時也需要精神上的休息,所以,許多人會在影視作品上尋找出自幻想和充滿希望的故事,以緩解自己在現實中面臨的諸多挑戰。」

截至11月中旬,22024年最賣座電影前三名「腦筋急轉彎2」(見圖)與「死侍與金...
截至11月中旬,22024年最賣座電影前三名「腦筋急轉彎2」(見圖)與「死侍與金鋼狼」、「神偷奶爸4」劇情都著重在友誼與冒險。(取材自IMDb)

上述研究報告的結果,也與美國大眾愈來愈「清心寡欲」的整體趨勢不謀而合。曾幾何時,好萊塢也經歷性解放時期,各種大尺度作品甚至成人電影,都曾吸引過美國年輕觀眾的目光,直至1990年代,都還有「第六感追緝令」(Basic Instinct,又譯「本能」)等掀起情色話題的作品相繼問世。

但2000年之後,這股勢頭明顯趨緩,來自奇幻文學和漫畫的影視改編作品漸漸成了好萊塢的主流;而好萊塢大片也為了能在分級上覆蓋到更多的觀眾群,首先就會先自我審查,不希望因過多的性場景導致觀眾流失,一來一往之間,這份報告的調查結果也就不難理解了。

(取材自澎湃新聞)

好萊塢 加州大學 投資

上一則

旅遊/天雕仙境 雲台山景致驚豔

下一則

娛樂/致命共生兄弟情 「猛毒3」最後催淚一舞

延伸閱讀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