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百科
射頻消融術 助95歲翁戰勝肝癌
家住95歲林姓老翁長期在醫院追蹤B肝,6年前發現第一顆肝腫瘤,靠著定期追蹤加消融術成功抗癌,霸氣笑稱,「來一顆燒一顆,到...
切除乳癌「精準麻醉」 術後3分鐘清醒、幾乎無痛
為讓各類重大手術病人能夠快速恢復日常生活,不再受術後疼痛所苦,近年來「精準麻醉」技術(簡稱ERAS)的應用,不僅讓病人在...
牙全沒了卻喊牙痛 醫揪出罹三叉神經痛作怪
一名80歲婦人雖然牙已拔光,卻仍經常感覺「牙痛」,醫師表示,她求診時右手緊捂著臉,表情痛苦,還不禁流下眼淚。所幸經仔細問...
22周胎兒竟長出肺腫瘤 北榮施以「腹水抽吸」排水救命
28歲的黃女士在懷孕22周時,產檢超音波發現胎兒肺部腫瘤,進一步安排高層次超音波檢查,確定胎兒的右側肺部發育異常,為先天...
研究:塑膠微粒汙染人腦 數十年來濃度漸高
根據一項新研究,過去數十年環境汙染急速惡化,可能反映在人腦中愈來愈高的塑膠微粒含量。科學人員研究1997年到2024年的...
中風復健 把握黃金6個月
68歲的盧姓男子曾是台灣馬拉松國手、運動管理學系教授,去年4月中旬運動完回家,感到一陣頭痛欲裂,躺臥沙發休息突發中風;醒...
行走困難 按4穴位、吃1食物緩解
許多人因疾病或老化導致行走困難,中醫師建議,可據不同情況按摩殷門穴、浮郄穴、解溪穴與衝陽穴,或按壓耳朵上的坐骨神經點與臀...
大S猝逝 醫:發燒+全身痠痛要警覺 曝流感重症跡象
台灣藝人大S徐熙媛罹患流感併發肺炎猝逝,享年48歲,許多人這才驚訝流感併發重症這麼嚴重。預防流感方法是什麼?家醫科醫師陳...
日本流感現況曝 感染科醫師:回國4天內是關鍵
針對日本流感疫情,前台大醫院感染科醫師、日旅達人林氏璧在「日本自助旅遊中毒者」臉書粉專表示,日本流感高峰已過,提醒從日本...
年輕人膝蓋痛 這2種運動當心「皺襞症候群」上身
馬拉松、自行車運動盛行,可能會讓膝蓋長時間發炎,出現老年人才有的膝蓋疼痛症狀,醫師提醒,喜歡運動的民眾,要注意保養膝蓋、...
「久坐」比久站、久躺傷身 每天運動30分鐘可抵銷傷害
現代人活動量偏低,經常維持固定姿勢很長一段時間,但這樣的行為有害健康。久站、久坐和久躺三種姿勢各自對身體有著不同的影響,...
側睡會讓肩膀痛? 專家來解答:4種疾病可能加劇疼痛
睡覺的時候你是仰睡還是側睡?側睡可能是很多人習慣的睡姿,其好處包括可以保持呼吸道暢通,減少打鼾和睡眠呼吸中止症的症狀。它...
側睡聽到心跳聲?搏動性耳鳴 可能是腦部血管病變
你有試過側躺睡覺,當耳朵貼在枕頭上時,感受到耳朵類似砰砰砰的心跳聲?不止側躺,有時站著也會聽到。為什麼耳朵會有砰砰砰聲音...
大腸癌年輕化 出現4狀況莫輕忽
Parade報導,全球罹患大腸癌的人數不斷上升,特別是年紀輕和身體健康的病患人數大增,早發性大腸癌容易出現在25至49歲...
胃腸保養 中醫:4觀察+少碰3類食物
情緒壓力往往是加重腸胃道症狀的兇手,例如腸躁症就是情緒壓力使得神經失調,表現出腹瀉、便祕的症狀。而壓力大、飲食不正常也有...
防流感 中醫穴道按摩提升免疫力 少吃冰甜奶食物
無論新冠疫情還是流感,每「中獎」一次,對身心都是不小的負擔,中醫師提醒,維持良好的生活作息及健康的飲食,是對抗病毒的不二...
咳不停 三九貼祛邪抗寒 又可改善過敏性鼻炎
冬天的冷空氣,刺激呼吸道而乾咳不停,易衍生慢性咳嗽,也影響睡眠品質。醫師表示,想改善反復發作的肺部疾病,可運用「三九貼」...
撞擊導致腦傷 頭暈頭痛是警訊 避免高強度運動
機車事故可能造成腦傷。以台灣為例,2024年1至9月,全台機車交通事故共30萬579起,造成29萬5732名騎士受傷。雖...
低頭族頸痛上身 4大症狀2招預防 「姿勢」最關鍵
隨著電子產品的普及,頸部疼痛的發病率逐年上升,且有年輕化的趨勢。雖然大多數頸部疼痛會自動緩解,但全球有超過3分之1的人...
抽脂≠減肥 醫揭迷思:抽脂是改善體態非減重
時序入冬,不少人口腹之欲大開,讓瘦身更加力不從心,尤其對於身材體態不滿意,又希望讓身形線條更窈窕時,抽脂手術是較為快速的...
天冷血液循環不好誘發腦中風 醫盤點危險因子
冬天低溫加上室內外溫差大,容易造成血管收縮、血壓波動,增加急性中風風險。醫師提醒,曾中風的患者千萬別擅自停藥,務必規律服...
研究:職場霸凌影響這3類人 憂鬱風險增3倍
台灣董氏基金會引據國外研究指出,在不重視員工心理健康的公司裡工作,員工罹患憂鬱症的風險增加三倍。除了受害者,霸凌行為對施...
未定期追蹤…B型肝炎帶原老婦出現黃疸 已是肝癌2期
73歲台灣王姓老婦是B型肝炎帶原者,但她從未定期追蹤,直到出現嘔吐及皮膚黃疸等症狀才就醫,發現已是肝癌第二期。醫師表示,...
吃起司能改善睡眠呼吸中止症? 學者:結論跳太快
Verywell Health報導(https://www.verywellhealth.com/sleep-apnea...
起床時、早餐後做2件事 醫:有益心臟健康
想維持心臟健康,除了生活習慣之外,飲食也很重要。心臟科醫師說,早上起床後先喝一杯水,以及早餐後進行短程散步都有助於心臟健...
咽喉按摩…3方法助移除鼻胃管 重拾病患尊嚴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副院長、吞嚥團隊召集人李雅玲說,長者吞嚥困難主因為生理功能退化或疾病所致,如肌少症、中風等,須經...
60歲以上注意 飲食油+少蔬果…「憩室發炎」反覆腹痛
60多歲的劉先生平時飲食較少攝取蔬果,且有便秘的情形,在健檢時照大腸鏡發現,雖然沒有大腸瘜肉或大腸腫瘤,卻有數個大腸憩室...
寒冬防失溫 5個身體部位恐凍出毛病
冬天的氣溫下降,寒冷天氣有時令人難受,但不僅僅如此而已,低溫實際上也會對身體健康造成危害。專家表示,即便長時間暴露在正常...
8旬婦解黑便又頭暈無力 內視鏡揪出小腸出血
小腸出血難以診斷,僅占腸胃道出血5%,傳統檢查更難以觸及。一名82歲的陳姓婦人半個月前在解便時,發現變為軟質黑色,且自身...
食道癌高危險10族群 她不菸酒也確診
一名60歲陳姓婦人不菸不酒,去年10月內視鏡檢查,在食道發現2公分大的腫瘤,確診為食道鱗狀細胞癌第一期,她接受食道切除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