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念的軍校美食
「民以食為天」,吃是人生大事。要吃得飽,又要吃得好,不容易,尤其是軍中大鍋飯。軍中伙食經費有限,只能先求吃飽,其次要夠營養,營養夠,身體壯,才有力氣打仗。軍中伙食要想色香味俱全,幾乎做不到。唯有我在讀軍校時有一道美食,吃得口頰留香,讓我終身難忘。
大學讀中正理工學院,畢業後是職業軍人,國家養了半輩子,大鍋飯吃了不少。軍中伙食就是那樣,早飯吃稀飯、饅頭、鹹菜、花生,有一顆水煮蛋就不錯了;中飯、晚飯照例是有葷有素,三菜一湯。
入伍時,我在新兵訓練中心當過幫廚,進過連隊廚房,看過大廚的炒菜過程。大廚一鍋要炒一個連一百多人的菜,炒菜時,站在灶台邊上,往澡盆大的炒菜鍋裡倒進食材,拿把大鐵鏟,一面翻、一面鏟、一面加調味料。如此這般炒出來的大鍋菜,味道千篇一律,只能將就吃個飽。
讀大三時,學校從台北新生南路,遷到桃園縣員樹林的「中正嶺」,新校區占地廣闊,其中有一個能容一千多人的大飯堂。新校區、新宿舍、新廚房,甚至連做飯炒菜的幾位大廚都是新來的。
軍校每個月有一次慶生會,給當月出生的同學慶祝生日。搬到中正嶺的第一次慶生會,院長、副院長及各系主任,和當月壽星坐在前面幾桌,其餘同學十個人一桌,坐滿整個大飯堂。廚房花費心思,用不同食材調理出各種菜色,記得的有白斬雞、梅干菜扣肉、紅燒獅子頭、清蒸魚……等十多道菜,外加飲料、水果、慶生蛋糕,這些佳餚平常難吃得到。最讓大家注意的是,餐桌中央擺一大盤香氣四溢的整隻鴨子,後來知道是北京名菜「醬爆鴨」。
慶生會行禮如儀,開動後,桌上每一樣好菜都吃過,唯有桌子中央的醬爆鴨是新菜色。每位同學迫不及待,一人一筷,夾一片外焦裡酥的鴨肉放入口中,先是鴨皮炸過的香酥,接著鴨肉入口即化,最後舌尖上還留有甜麵醬的餘香。第一次上桌的醬爆鴨令人驚豔,一下子就征服了同學的味蕾。
五十多年後,同學陸續退休,Line裡有一個群組,班長趙同學帶頭,常說起中正嶺當年往事。有一次說起學校大飯堂的伙食,一石激起千層浪,引起同學熱烈回響。同學成長環境不一樣,對吃的要求不同,但是對大飯堂的伙食,沒有不抱怨的。
「有一道美食,每個月慶生會時的『醬爆鴨』,大家一定滿意!」班長獨排眾議說。線上十多位同學都沉默了,都在回味「醬爆鴨」的滋味。隔幾分鐘,群組湧入許多信息,「『醬爆鴨』入口酥軟,有甜麵醬的香味,讚!」黃同學說。「我喜歡,鴨皮酥脆,鴨肉鮮嫩,好吃!」湯同學說。七嘴八舌,每則留言都對「醬爆鴨」讚口不絕。
不久,我們群組的醬爆鴨滋味,傳到我們那一屆的同學會。「下次周年慶校友聚餐,請廚房提供『醬爆鴨』,讓同學回味一下中正嶺美食。」班長向李會長建議。隔幾天會長回信:「學校說當年餐廳廚師都走了,沒人會做『醬爆鴨』了。」
班長鍥而不捨,翻遍食譜,找到了「醬爆鴨」的做法:「醬爆鴨」要一煮、二炸、三蒸。鴨買回來去脖子、鴨掌、內臟,切開鴨胸,用筷子從翅膀、腿窩由內往外撐開。整隻鴨連茴香、蔥段、辣椒、八角等辛香料,一起放進大鍋煮,煮熟後取出,淋醬油,讓鴨身呈金黃色。醬油收乾,進油鍋,炸到酥黃。最後,將調好的甜麵醬料塗布鴨身,蒸籠蒸兩小時,到筷子不費力可穿透的程度。
退休後寄居美國,每年回台探訪親友。今年回台同學聚會,除了吃喝敘舊外,多了一件期望的事:再嘗一次香、酥、嫩兼備的「醬爆鴨」--中正嶺美食的滋味。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