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裔作家陳國材新書分享:我從中餐館學到一切

特派員黃惠玲/芝加哥報導

「高中最後一年我知道了自己的性向,在那個同性戀信息缺乏的80年代,這讓我感到非常害怕,覺得未來已經沒有希望,以為自己就要死了」,華人作家陳國材(Curtis Chin)說,這種想法直到有一天包括變裝皇后的一群顧客,到他父親在底特律開的廣東餐館吃飯,發生了巨大轉變。

「他們非常開心,剎那間我覺得自己也不會只有死路一條」,陳國材說,他撰寫回憶錄「我學到的一切,都來自中餐館」(Everything I Learned, I Learned in a Chinese Restaurant:A Memoir),希望有機會讓下一代知道「中餐館是我最好的老師」。

家族在底特律經營中餐館80年

近年持續為亞裔權益奔走的陳國材出版的最新回憶錄,列入華盛頓郵報、時代周刊的秋季必讀書單,他日前在芝加哥「作家博物館」的新書分享會中說,他的曾祖父陳喬(Joe Chin,音譯)1940年代於底特律開了第一家中餐館「Chung's Cantonese Cuisine」,這家中餐館經營了80多年,直到2000年才永久關閉。

從小在餐館幫忙 當服務生獲益良多

華埠更好團結聯盟主任陳本恩(左)主持了陳國材(右)的新書分享會。(華埠更好團結聯盟提供)

「家族中餐館賣出的春捲數量高達1000萬個」,陳國材說,Chung's Cantonese Cuisine不但讓父母養大了六個孩子,還為身為同志的自己帶來了希望。直到14歲前,他都是餐館的免費童工,之後父親才開始支付他薪資,「我喜歡到餐廳幫忙,因為比待在家裡有趣」。

很多人都以為陳國材一定很會煮菜,「其實我烹飪完全不行,」但他理解到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位置,「就像我是一個好的服務生」,他笑著說,「我一直覺得自己是服務生,因為我總是問人『你要不要幫助?你需要什麼嗎?』這個習慣的養成,讓他獲益良多。」

父母鼓勵孩子跟餐館客人交談

一般父母通常會告誡孩子「不要跟陌生人說話」,不過他的爸媽時常鼓勵孩子跟餐館的客人說話,「餐館就是對孩子最好的訓練,父親會鼓勵我們去跟客人問問題,讓我們從小就不害怕提問」。當年底特律市市長是他們中餐館的常客,1982年底特律發生陳果仁(Vincent Chin)遭白人殺害事件後,有天市長到餐館用餐時,父親就鼓勵他去向市長提出問題,陳國材說他對該案感到憤怒,而當時的市長回應,應該要把你的憤怒去解決事情。

知道性向以為死路一條 餐館客人帶來希望

80年代,自己意識到自己的性向後非常害怕,「當時大部分人對於同性戀的了解是愛滋病,而且感染了會死」,陳國材說,自己也因此失去任何希望,直到有天晚上一群人到餐館聚餐,他們非常開心,其中一人還是變裝皇后,「剎那間突然覺得自己其實也不會只有死路一條,在那個年代,他們為我帶來希望」。

他說,這本書是以「回憶錄」方式撰寫,是因為要真實記錄過往,當然他也對其中關於出櫃、種族等議題的公開,會感到比較緊張,不過,「我覺得自己需要去做,希望下一代知道我們如何參與過歷史」。

陳國材說,「我很幸運,爸媽讓孩子都去作自己想做的事」,他也建議大家「放低自己的標準,每個人都會很開心」。

試著理解父母 耐心溝通

陳國材的新書「我從中餐館學到一切」。(華埠更好團結聯盟提供)
陳國材(右三)在芝城分享新書「我從中餐館學到一切」。(華埠更好團結聯盟提供)

他說,在之前一場分享會中,有位16歲的移民第二代向他求助,這個孩子說自己的父母對他要求嚴苛,讓他非常難受,陳國材說,「請對父母有耐心、同情心,試著跟他們談話,他們也有他們的挑戰,也有文化衝突,試著站在他們的立場想,可能會有比較好的溝通。」

中餐館 同性戀 亞裔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