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臟囤積大量脂肪 阿茲海默症發作機率更高
有大肚腩的人要小心了,最新研究指出,內臟裡積存大量脂肪的人上了年紀,阿茲海默症發作的機率更高;內臟脂肪不見得會反映在身體質量指數(BMI)上。
國家廣播公司新聞網(NBC News)報導,上周在「北美放射學會」(Radiological Society of North America)年會上提出的研究報告顯示,即便人們的BMI很健康,但內臟脂肪也能在器官周遭累積;這種脂肪與腦部的變化有關,可能幾十年後,任何認知功能退化才會看得出來。
以往研究認為,內臟脂肪與人體系統發炎有關,也就是即便健康沒受到威脅,免疫系統也時時備戰之中;內臟脂肪也與胰島素值較高有關。研究主撰人、聖路易華盛頓大學醫學院神經放射科學者拉吉(Cyrus Raji)指出,咸信系統發炎、胰島素值較高,都致阿茲海默症最後發作。
拉吉指出,學界必須超脫體脂的傳統概念如BMI,真實地檢視體脂分布的細節,來了解其對健康造成的風險。
拉吉表示,要用磁核共振掃描(MRI)來看腸胃,才能證實一個人內臟脂肪的等級;但有些跡象可資參考,例如腰圍大於臀圍、血糖值高到診出糖尿病或糖尿病前期。
「阿茲海默症協會」指出,全國該失智症患者逾600萬人,估計到2050年該數字會上升到1300萬。
為了更近端詳內臟脂肪對阿茲海默症的潛在影響,拉吉與他的同事分析54位認識功能健康的參與者,他們的年紀在40到60歲,BMI平均值在32。聯邦疾病防治中心(CDC)表示,BMI在30或更高就被視為有肥胖症。
學者們測量參與者的一堆健康參數,例如胰島素及血糖值,再用MRI評估皮膚以下、內臟周遭的脂肪量,以及大腦皮質的厚度;隨著阿茲海默症進展,皮質會變薄。
學者們另用正子斷層掃描(PET scan)來看濤(tau)與類澱粉(amyloid)兩種與阿茲海默症有關的蛋白質,其數值是否較高;拿內臟脂肪與腦部掃描數值一起分析,發現內臟脂肪愈多者,腦部類澱粉蛋白質積聚更多,意味阿茲海默症發作的危險性愈高。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