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壓力往往是加重腸胃道症狀的兇手,例如腸躁症就是情緒壓力使得神經失調,表現出腹瀉、便祕的症狀。而壓力大、飲食不正常也有可能會造成胃食道逆流等問題產生。而相同的問題治療方式卻有所不同,台灣高雄市立聯...
Parade報導,全球罹患大腸癌的人數不斷上升,特別是年紀輕和身體健康的病患人數大增,早發性大腸癌容易出現在25至49歲的人,已開發國家中,約10萬人就有14至17人有大腸癌,因此相關症況不可輕忽。...
60多歲的劉先生平時飲食較少攝取蔬果,且有便秘的情形,在健檢時照大腸鏡發現,雖然沒有大腸瘜肉或大腸腫瘤,卻有數個大腸憩室。近期他因為反覆腹痛、腹脹,檢查出憩室發炎,經醫師詳細問診後,得知是聚餐次數增...
日前是農曆24節氣中最後一個節氣「大寒」,是一整年「最冷」的一天,許多人會在大寒前後,選擇吃鍋物或是進補幫助暖身,不過,中醫師吳明珠提醒,並不是每一個人都適合進補,若在大寒期間想進補,建議可以「平補...
帕金森氏症主要是影響運動功能的疾病,與智力認知障礙的阿茲海默症有所不同,病人經常因為拿筷子、穿衣服手部無法靈活控制、走路不穩跌倒診斷才發現疾病,其實許多患者在運動障礙之前,就已經出現憂鬱等非運動症狀...
出國度假開心吃美食的同時,要小心水土不服造成腸胃出問題,導致敗興而歸。旅行者腹瀉(Traveler's diarrhea)是旅遊的人經常會碰到的疾病之一,盛行率約為30%至70%,其風險和...
60多歲的劉先生平時飲食較少攝取蔬果,且有便秘的情形,在健檢時照大腸鏡發現,雖然沒有大腸瘜肉或大腸腫瘤,卻有數個大腸憩室。近期他因為反覆腹痛、腹脹,檢查出憩室發炎,經醫師詳細問診後,得知是快要過年聚...
45歲張先生日前出現血便症狀,起初以為只是痔瘡造成的出血而不以為意,沒想到持續一段時間都沒有好轉,在家人的勸導下,才決定到大腸直腸外科門診進行更詳細的檢查。醫師為其安排大腸鏡檢查,發現直腸距離肛門口...
一名藥劑師揭露了最大的非處方「詐騙」藥物。每日郵報(Mail Daily)報導,格蘭特·哈廷(Grant Harting)是位有執照的藥劑師,他指出五種在全美多數藥店都買得到的藥,不但物非所值且毫無...
現代人愈來愈重視身形與健康兼顧,「168斷食瘦身法」因為簡單易行成為一股流行趨勢。但並非每個人都適合採行,168斷食僅適合短期使用,一般建議使用三至六個月,就應回歸正常均衡飲食。若是腸胃功能不好者、...
一名中年女性生活習慣良好,只是腸胃功能較差,吃益生菌及酵素也沒改善,一檢查竟發現晚期卵巢癌,並已有轉移現象。由於卵巢癌有五大難辨症狀,不易早期發現,經常被稱為「沉默殺手」。不過專家指出,其實初期卵巢...
一名70歲蕭姓男子有慢性便祕問題,但他不太在意,習慣3至5天才如廁一次,日前腹痛難忍到醫院急診,透過檢查發現他的腸道充滿著糞便,已經三周未排便,不僅是少見的糞性結腸炎,還造成乙狀結腸破裂,還好立即安...
有許多人認為便秘是小毛病,往往選擇自行服用瀉藥或放任不管,殊不知這可能導致更嚴重的健康危害。一名70歲蕭姓男子習慣3至5天才排便一次,因連續三周無法排便而出現劇烈腹痛症狀。經檢查發現其腸道內堆積大量...
六大類飲食中的「全穀雜糧類」,是身體主要的能量來源,許多人每餐一定要吃到飯或麵才有飽足感,但多數人卻沒吃對。現代人偏好白米、白麵條和白麵包等精製飲食,除去外層的穀物營養價值與「全穀物」差異甚大。精製...
多人每天外食,經常無法吃到蔬果等膳食纖維,長久下來,恐引起便祕、腸道慢性發炎,甚至可能致癌。膳食纖維不僅有助腸道蠕動,還能修復腸粘膜,更重要的是讓腸道好菌生長,尤其是近年熱門的益生菌,也需要膳食纖維...
45歲張姓男子出現血便症狀,起初以為只是痔瘡造成出血,沒想到持續一段時間都未好轉,經家人勸導才決定到大腸直腸外科門診詳細檢查;醫師為他安排大腸鏡檢查,發現直腸距離肛門口約7公分處有個約4公分大的腫瘤...
12月正是白蘿蔔產季,舉凡關東煮、火鍋、黑輪店等,都可見白蘿蔔的蹤影。白蘿蔔熱量低,營養價值高,是減肥族的首選蔬菜,中醫則認為白蘿蔔具健胃消食、止咳化痰、利尿清熱等功效。不過,服用溫補藥者、體質偏寒...
有患者就診時,醫師發現他小腿後方出現了細小的「蜘蛛網狀」血管,這是初期靜脈曲張的典型表現。由於這些血管藏在腿部後方,加上初期症狀輕微,患者往往不自知。靜脈曲張初期可能只是些微腫脹或痠麻感,若置之不理...
地瓜是富含包括膳食纖維、維生素、礦物質的健康食物,適合拿來替代澱粉主食。如果一整天只吃地瓜體重會有什麼變化?一名博主實測給你看。博主小玲橙子表示曾看過一個影片,吃半公斤(約1.1磅)地瓜能減少1.5...
不少民眾因為飲食不均衡、作息不正常,而有便祕困擾。人體腸道內菌相的消長和抵抗力息息相關,有些民眾會服用益生菌促進腸胃蠕動,有便祕問題,也會聯想到使用益生菌。台灣的藥師公會全聯會常務監事李懿軒指出,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