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客談

開示改革 從矯枉過正走向撥亂反正
已拖延達半個月的紐約州年度預算案談判終於取得了一個重大進展:州議會在開示(Discovery)制度改革的議題上與州長達成...

紐約客談╱紐約市遏止人口外流 教育、治安是關鍵
一項新報告指出,紐約市公校近年來學生報名就讀的人數大減,顯示有學童家庭人口外流的跡象;當試圖分析這些家庭離開的原因時,不...

紐約客談/大國博弈 小民是代價
在過去近半個月內來回反覆、朝令夕改的關稅政策,也許早已讓除了進口商和國際新聞記者外的其他人,看得頭暈眼花、雲裡霧裡,但對...

紐約客談/觀光直升機 不該飛上天
10日下午3時17分,一架載著一家五口西班牙遊客的觀光直升機在曼哈頓下城哈德遜河西側墜毀,連同機長共六人罹難。這場悲劇再...

紐約客談/血案引發焦慮 遊民所該驅離
在曼哈頓華埠被作為收容所的漢璧酒店,一名41歲女員工遭遇利器割喉後,無可避免地讓人質疑市府收容政策推行的合理性與執行方式...

紐約客談╱醫院關門大吉 居民急診怎麼辦
能想像嗎?擁有輝煌天際線和燦爛都市樣貌的曼哈頓下城,現在只有一座規模不算大的綜合性醫院了。未來,下城的普通人不僅看不起病...

紐約客談╱拒絕留學生 與關稅一樣致命
自川普政府開始拿留學生「開刀」以來,酒駕、超速、社媒敏感言論,這些曾經被看作較為尋常的行為,如今都成了懸在每位留學生頭上...

紐約客談/保障老年人居住權 應從人性出發
近日,州議員劉醇逸拜訪了一位99歲的華裔牧師,他如今因健康狀況不佳,需要兩位護工輪流照護,卻不幸遭遇了其所居住的合作公寓...

紐約客談/法拉盛火災 延伸諸多問題
華人社區法拉盛「新世界商場」上周突然發生火災,為本就繁忙擁擠的社區帶來不小衝擊。雖然事態很快得到了控制,但此事對所有人而言都是一個警醒,再熟悉的環境、再熱鬧的地段,都可能在一瞬間因為一場意外陷入混亂。

紐約客談/亞當斯躲過司法關 能過選民關?
從去年9月到今年4月,圍繞在紐約市長亞當斯(Eric Adams)身上的官司鬧劇終於在整整半年後告終。不過,擺脫司法枷鎖...

紐約客談/清除遊民營地 治標不治本
紐約市去年大規模清除遊民營地的行動引發廣泛討論。數據顯示,去年1月至9月間,市府動用1萬名員工、耗資350萬元拆除230...

紐約客談/逮捕無證客 應設平衡點
川普政府的逮捕無證移民政策,已從有犯罪前科的無證客,延伸至親子家庭,甚至謠言四起,有合法留美簽證或綠卡的民眾也地位不保;...

紐約客談/賭場案押上的是未來生活
從移民來美、創業開店、押上孩子的教育,到這一次對法拉盛賭場案的態度,華人社區展現的從來不只是保守或排斥,而是一種對風險的...

紐約客談/拘留輕罪者vs.治安的思考
相較紐約市警從前的做法,當警方在遇到低級別犯罪者時,往往會在發法院傳票後釋放,但自市府和警方宣布嚴厲打擊包括低級別犯罪以...

紐約客談╱社區建遊民所 紐約市府應重新考慮
華裔民眾在布碌崙(布魯克林)86街擬建遊民所前的示威已經堅持了250多天,在經歷了漫長的冬季後,眼看春天已經來到,示威者...

紐約客談/市主計長之爭 誰的管錢術更高明?
紐約市的財政大權,說穿了就是一場「誰來管錢」的競技。這不只是數字遊戲,而是關乎每個紐約客日常生活的大小事,從地鐵是否準時...

紐約客談/解決犯罪問題 喜見理性務實派回歸
州長霍楚在年初的州情咨文中,將改革「開示法」作為本年的重要承諾。簡單說來,這一提案旨在適當為檢察官放開手腳,給犯罪分子增...

紐約客談/限速計畫 應按地區量身訂製
「山米法案」(Sammy's Law)去年5月在州議會獲得通過並由州長簽署生效,授權紐約市根據現實情況自行決定將某些特殊...

紐約客談/記憶新冠 讓苦難不再重現
22日是紐約因新冠疫情而封城五周年。五年以前,時任州長、現正竭力競選市長的葛謨下令對紐約按下暫停鍵,要求非必要商業活動關...

紐約客談╱移民不應是沉默的大多數
從最早的歐洲移民,到後來來自亞洲、拉美、非洲的數百萬人,紐約市的活力與多元文化皆源於移民的貢獻。然而,在這個由移民支撐的...

紐約客談/詐騙猖狂 科技發展弊端
科技推動社群媒體發展,卻在人與人於網路世界快速建立起聯繫的過程中,也帶來諸多爭議;這些圍繞著金錢欺詐、身分盜竊的詐騙手段...

紐約客談/葛謨籌款逆襲 是政治極端化後中間派回歸嗎?
在市長選戰中,葛謨(Andrew Cuomo)以驚人的募款能力強勢回歸,僅用13天便籌得約150萬元。這是否意味著經過多...

紐約客談╱支票衍生問題 困擾華人小業主
如果你已習慣了亞洲國家五花八門的在線支付方式,那麼初到美國後,一定會讓你痛苦一番。雖然支票這種上世紀的產物看起來有一種帶...

紐約客談/MTA無障礙設施升級 服務卻冷漠
紐約大都會運輸署(MTA)近年來積極推動地鐵系統的無障礙設施升級,甚至欲將堵車費的收入,投入更多無障礙設施的更新,為不論...

紐約客談╱聯邦撥款大刀 下一個砍向你?
自川普政府宣布大幅縮減聯邦撥款以來,美國各高校及研究機構都陷入了迷茫、混沌之中;雖然最先感受到衝擊的是醫學衛生領域的研究...

紐約客談/地鐵安保升級 校園安全卻遭忽視
近些年來為打擊發生在紐約市捷運系統的犯罪,紐約州府、市府在地鐵站內部署更多警力,也不惜砸錢購置可以掃描武器的設備;然而最...

紐約客談/布碌崙201初中事件多重啟示
2023年9月,布碌崙(布魯克林)201初中一名華裔男生因為在學校籃球場與一對兄弟發生糾紛,導致在校外涉遭到這對兄弟的舅...

紐約客談/挺巴挺以是自由 因言獲罪是國恥
支持巴勒斯坦的聲音這次也許真的要被強壓下去了。從川普政府對哥大的「斷糧」懲罰,到挺巴學運領袖面臨被撤銷綠卡、驅逐出境,重...

紐約客談/市府能源計畫 是否真全民受益?
對於氣候變遷帶來的變化相信是全民有感,日益升高的溫度和全球氣候亂象,也讓替代能源的發展,成為各州與市政府施政一大重點。紐...

紐約客談/紐約地鐵改革 仍面臨諸多挑戰
紐約地鐵作為全球最繁忙的地鐵系統之一,長期以來承受著龐大的客流壓力。近年來,大都會運輸署(MTA)推出一系列改革措施,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