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平等和包容」(DEI)施政後許多企業成立相關部門,不過川普政府大力反對該政策,各大企業都有撤出的趨勢;好市多(Costco)卻逆勢而行,其股東23日幾乎全數拒絕評估DEI帶來的風險。然而來自...
Nvidia(輝達)發言人曼葛林登(Mylene Mangalindan)27日發表聲明說,DeepSeek證明新技術確實管用,「DeepSeek獲得傑出的AI發展」,同時指出新模式可透過容易取得且...
美國高盛集團一份報告指出,隨著中國推出的新人工智慧(AI)模型DeepSeek崛起,並挑戰美國在AI領域的主導地位,避險基金已在觀望美國國內扶植的AI熱潮是否還會持續。路透報導,隨著中國低成本AI模...
總統川普的關稅政策預料將為美國國庫帶來大筆收入,但高盛集團預測美國企業的成本也將因此暴增,在未來幾年可能必須設法規避2,500億美元的關稅。高盛以首席經濟學家海濟斯(Jan Hatzius)為首的團...
蘋果將在本周公布財報,市場看法不一。有分析師說蘋果的「凜冬到來」,但也有人持續看好,認為服務營收足以抵銷iPhone的低迷,並認為股價跌過頭了。蘋果預定在美國時間1月30日美股盤後公布上季(2024...
一直密切關注股市動態的高盛分析師認為當前市場已經過熱,未來可能出現高達30%的回檔。高盛的數據顯示,自2024年9月以來,風險水準急劇上升。他們追蹤的關鍵風險指標包括:美國整體經濟成長、可能再次上升...
美國總統川普截至目前所宣布的關稅威脅,雖遠小於去年總統選戰時的承諾,但他在與貿易有關的行政命令中,已指示政府機關研究如何改革多項數十年來美國貿易政策所依循的法規。彭博資訊指出,此舉可能使美國與全世界...
中國20日起實施數位產品購新補貼政策,小米集團總裁盧偉冰22日在微博透露,小米手機這幾天的日銷量,已達到國家補貼前的4倍,進店人數上漲55%。他還指出,將持續支持「國補」政策,可以優惠價格購入科技產...
最近大型銀行的言行舉止愈來愈像私募股權。最新的例子發生在上周:華爾街歷史最悠久、最知名的投資銀行之一高盛集團多次用行動和言語明確表示,私人市場將在其未來成長中發揮關鍵作用,甚至可能影響高階管理人員的...
儘管中國正處地緣政治局勢升溫等多重因素狀態下,近期多家外資機構包括瑞銀、貝萊德等陸續發布2025年A股投資展望,不論是從政策支持力度及投資策略上看,外資都對2025年A股市場持樂觀態度。同時,不少境...
在過去幾年裡,擁有一套房屋對許多美國人而言愈發遙不可及。房價持續飛漲、房貸利率居高不下、房屋供應短缺,加上氣候變遷導致的額外成本,讓購屋變成一項沉重的負擔。專家預測,2025年房價漲幅將低於往年水準...
銀行業正式揭開今年財報季序幕。整體產業的併購復甦,加上股市和債市熱絡,推動華爾街頂級銀行在2024年下半年的業績上漲;第4季大型銀行獲利都大幅飆升。摩根大通第4季淨利飆升50%,達到140億元以上,...
儘管面臨地緣政治局勢升溫等多重因素,外資投行紛紛喊進中股,高盛預測MSCI中國指數和滬深300指數到今年底將走升20%,建議繼續「增持」A股和離岸中概股。美銀則認為,中國股市在2月至3月有轉機,因預...
摩根史坦利策略師表示,美元上漲可能會導致本季美國企業的獲利情況出現巨大差距,本土業務型企業的表現將超過國際化的企業。自從川普11月贏得總統大選以來,美元飆升,因為人們預期他的稅收和關稅政策可能引發通...
美國總統拜登對俄羅斯石油及天然氣收入,祭出截至目前為止最全面的制裁方案,激勵國際油價13日盤中繼續上揚。放眼後市,高盛(Goldman Sachs)認為油價不排除站上每桶9字頭。高盛12日表示,如果...
美國財報熱季本周開跑,由高盛公司與花旗集團等金融機構揭開序幕,美股漲勢將面臨市場對企業獲利預期偏高的現實考驗,且本周公布的去年12月通膨數據,也可能進一步降低聯準會(Fed)的降息期待。富國銀行、花...
富蘭克林投顧指出,未來一周美股有三大觀察變數。首先是留意聯準會(Fed)各官員針對經濟、就業、通貨膨脹、利率的看法。其次是經濟數據,未來一周將公布的數據包括美國12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及生產者...
美國最大銀行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10日正式發出通告,要求所有員工全面恢復辦公室工作,從今年3月開始每星期返回辦公室工作五天,意味在疫情期間實施的在家及辦公室混合上班模式宣告結束,...
摩根大通(JPMorgan)要求員工回辦公室上班,這可能預示著整個就業市場的重大轉變,顯示管理層更喜歡讓員工待在他們看得見的地方,尤其是在「以客為尊」的企業。英國「獨立報」(The Indep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