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髮人生

女性50歲後易患「這疾病」 專家籲三低二高飲食防肥胖
更年期是影響婦女健康的關鍵,因卵巢功能老化、荷爾蒙劇烈變化,女性在停經後容易有三高、肥胖問題,心血管疾病風險也更為顯著。...

咀嚼能力差、易染牙周病 醫:長者牙口問題恐加劇失智
高齡長輩牙口不好,恐加劇失智症發生機率。台灣新光醫院贋復假牙科主治醫師楊博雅說,長輩咀嚼不好會減少大腦刺激,感染、發炎是...

「阿信」命苦竟藏失智危機 醫揭三大關鍵逆轉大腦老化
生活勞累,苦命活著,你是「阿信」嗎?台北榮總遺傳優生科主任張家銘在門診常遇到病人說,「醫師,我覺得自己像阿信一樣,一直撐...

做「這三件事」防失智 專家:再造健腦生活型態
失智症不再無藥可醫,20年來首款「阿茲海默新藥」可清除腦部類澱粉沉積,幫助改善記憶、減緩病情進展。不過,新藥目前僅針對輕...

方濟各、李登輝都因1病過世 醫:老人家5情況要警覺
羅馬天主教教宗方濟各當地時間21日上午7時35分逝世,享壽88歲。台灣胸腔內科主治醫師蘇一峰在臉書表示,教宗疑似先流感重...

百歲醫師失智仍「查房」 專家:懷舊治療喚醒長輩記憶
101歲的小芝奶奶,過去曾是醫師,30年前退休後住在國外,10年前回到台灣並住在原任職醫院的員工宿舍。4年前,出現記憶力...

中年採取「健康飲食」70歲後沒有慢性病纏身
最新研究顯示,中年開始養成以蔬果為主、盡量避免超加工食品並適量攝取魚類和乳製品等動物性食物的飲食習慣,能提高活到70歲時...

台72%長輩有「缺牙」情況 營養不均易肌少、衰率增失能危機
超高齡社會來臨,2025年1月的數據顯示,台灣65歲以上老年人口數已達450萬8419人,「健康老化」愈來愈重要。欲達到...

中年叛逆期…面對熟齡離婚 專家提醒:得評估2大問題
結婚或許需要一點衝動,離婚卻必須深思熟慮。現代人面對婚姻的結束,不一定是有驚天動地的第三者介入,可能就只是個性不合,或步...

年過50歲容易失眠 醫曝常見7大生理原因都與「這」有關
年過50之後,愈來愈難一覺到天亮,失眠、睡眠品質不佳的原因很多,除了疾病問題,最主要是「老化」。台灣精神科醫師楊聰財指出...

為輪椅拐杖爭吵...安排照顧老父母 如何手足不鬩牆?
「還好我是獨生女!」曉文(化名)曾經羨慕朋友有許多兄弟姐妹,但近年父母有照顧需求時又慶幸:「還好我可以全權作主。」

體重沒變肚子卻變大?醫揭真相:內臟脂肪比你想的更可怕
研究顯示,平均而言,更年期女性每年會增加約0.7公斤,在停經後的8年內,平均體重會增加約5.5公斤,且體脂肪及腹部內臟脂肪的增幅尤為顯著。這樣的變化不僅影響外觀,對健康更是帶來長期風險。

微創人工關節置換 傷口小、恢復快 術後活動更自然
關節疼痛不再成為老年生活的夢魘!隨著醫療科技的進步,當保守治療效果有限時,人工關節置換手術已成為解決關節疼痛、提升生活品...

高齡族腳踝退化易跌倒 中醫師建議按壓4大穴位助穩步態
據台灣衛福部統計,跌倒位居65歲以上事故傷害死亡原因第二名,其中約每6人,就有1人曾經發生跌倒,且每12人中,就出現1人...

老年人最怕跌 臥床一天掉1%肌力 醫:飲食運動可改善
「我爸又跌倒了!」林先生平常照顧七旬的父親,林父有喝酒習慣,偶爾反應緩慢而跌倒。某日,撞到頭確診為「硬腦膜下出血」,臥床...

老人防跌多練下肢 每天40組「起坐」練核心、鍛鍊臀腿
一名68歲的杜先生,3年前搭乘雲霄飛車,結果頸椎受傷造成下半身癱瘓,術後進行復健,以訓練下肢肌力及核心為主,逐漸恢復行走...

研究:50歲前「這些習慣」可降腦中風、失智症風險
日夜溫差增加中風等心血管疾病的發病風險,及失智症長者的照顧難易度。有研究發現,60%的腦中風及40%的失智症可歸因於「可...

過40歲「飄老人味」消不掉? 喝1種茶有效改善
你有聞過長者身上有股「老人味嗎?」,家醫科醫師李思賢表示,其實不是所有老人都會有這種味道,但隨著年紀增加,到了40歲左右,這種味道就可能慢慢出現,光靠水分無法洗掉,可以多補充一些營養品,甚至喝一種「茶類」都有機會改善。

老人易煩發脾氣 小心「夏季憂鬱症」
酷暑難耐,悶熱天氣讓人心生煩躁,如果家中長輩心理狀況轉變,暴躁易怒,小心是身體出了警訊。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主...

園藝打開五感體驗 失智、獨居者獲療癒
「這花,要送給老婆。」患有失智症的林先生,雙手微顫地插著花,喃喃自語的抬頭尋找,已在記憶中模糊的身影,在他身後站著的則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