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短波

打罵方式「管教」 台衛福部:受虐兒過動、發展遲緩占2成
台灣發展遲緩兒童通報數僅4.3%,接受療育者僅2.7%,遠低於世衛組織發展遲緩兒童盛行率6%至8%。衛福部保護司司長張秀...

過年前感染肺炎 台南9旬嬤在宅急症照護「在家善終」心願了
台灣台南一名94歲高齡婦人去年底因發燒及呼吸困難,緊急前往奇美醫院急診就醫,被診斷為肺炎合併尿道感染,在急診等了2天病床...

41歲男登高山喘出心房中隔損 心臟修補手術後開心想爬玉山
台灣41歲黃姓男子因攀登嘉明湖途中突然發生高山症、低血氧症候群,因而引發呼吸急促、呼吸困難,只能中途折返,就診後發現自己...

研究人員在人類大腦發現大量微塑膠 相當於「一整隻塑膠湯匙」
大腦是人體內受到最良好保護的器官,卻有驚人的大量微塑膠(microplastics)。根據一項3日刊登在自然醫學(Nat...

日本流感藥生產總量充足 為何發生斷貨?
日本流感患者在去年12月下旬達歷史新高,部分醫療機構和藥房的抗病毒藥物短缺,但整體出貨量是足夠的。日本經濟新聞報導,有觀...

男性注意 過年期間誤踩3地雷 小心加重攝護腺肥大
春節連假過半,民眾把握時間歡度農曆新年,但泌尿科醫師提醒,高脂肪、高熱量飲食、高鈉食物、高糖甜點等過度飲食;久坐不動等生...

市場鼠輩現蹤 台今年首起漢他病毒個案 五大QA防鼠
台灣出現今年首例漢他病毒症候群,是台北市文山區50多歲女性,平常在市場工作,市場內曾發現有鼠類經過,她於今年1月1日起出...

秋冬「不舉」竟與血管發炎有關 醫:就診患者多2至3成
一名35歲台灣竹科工程師由於工作壓力大、膽固醇偏高而使血管狹窄、發炎,加上運動量少又經常坐在電腦前,導致勃起功能障礙,與...

女大生右手突癱瘓嘉基重建助恢復 母女感恩揮毫贈春聯
台灣嘉義20歲黃姓女大生「小俞」1年多前不明原因右手無法施力致癱瘓,四處求醫都沒有找到合適治療方案,令她陷入絕望之中。嘉...

40歲婦血尿下腹痠痛又月事不順 確診罹患少見胡桃鉗症候群
彰化縣40歲陳姓婦女長期下腹痠痛、血尿、月事不順,求醫檢查找不出原因,吃藥消炎止痛效果不彰,近日改到心臟外科求診,確診罹...

陳菊流感住院又腦血管阻塞 醫指:她是雙重高風險族群
台灣監察院長陳菊因重感冒住院,檢查出腎腫瘤後經手術切除,又出現左側腦血管阻塞,二度緊急開刀,所幸目前狀況穩定逐漸康復中,...

陳文茜肺腺癌復發 一名四期患者以「有呼吸就是活棋」相勉
資深媒體人、知名作家陳文茜受肺腺癌所苦,受到各方關切。彰基醫學中心7日正好舉辦肺癌病友關懷活動,一名肺腺癌第四期的蘇小姐...

65歲港男頻夜尿擾家人作息 赴台拉提攝護腺恢復正常生活
香港一名65歲退休男子,由於攝護腺肥大導致頻尿,每晚沖馬桶的聲音已嚴重影響太太的睡眠品質及全家人的作息。仔細考量後,他到...

85歲男血尿近2個月罹膀胱癌 「三模式治療」為他保留膀胱
85歲陳伯伯年初因出現血尿近2個月,但無疼痛,檢查發現右側膀胱壁有一個超過6公分大型腫瘤充滿右側膀胱憩室,切片病理報告顯...

爸生前捐眼角膜 她盼受贈者替亡父看到更多風景
「也許在另一個事件他仍然過得很快樂」,器官捐贈者家屬周筱涵講述如何看待爸爸的離開,也打破傳統迷思,不認同往生者會找不到回...

人類10年後壽命少1.8年 別小看抗生素抗藥性威脅
濫用抗生素恐出現抗藥性影響治療,世界衛生組織(WHO)於2019年將抗生素抗藥性列為全球十大健康威脅之一,據估計,全球每...

「最惡乳癌」好發40歲以下女性 醫師提醒:篩檢勝治療
衛福部2021年癌症登記報告指出,乳癌為台灣女性癌症之首、死亡率第二名,其中三陰性乳癌,好發於40歲前的女性、復發腦轉移...

66歲男退休症候群上身?倦怠痠痛檢查出骨髓瘤細胞大增
66歲林姓男子退休後失去生活動力,不愛動也飲食不規律,只感到越來越沒精神,常全身痠痛,家人以為是無病呻吟的退休症候群,卻...

上班族3餐不正常…他突全身發黃 總膽管內竟布滿結石
31歲劉姓男子是上班族,因工作忙常三餐不正常,沒吃正餐反和同事一起吃火鍋、宵夜,他有天發現自己全身發黃,就醫檢查發現黃疸...

新藥抑止大腦病變 阿茲海默症首現治癒曙光
數據顯示到2030年,全球為治療失智症、阿茲海默症花費的醫療成本將增加至2兆元,顯示治療藥物的迫切性,如今有研究團隊研發...

對有意輕生者問「真想這麼做」 專家:不會增自殺風險
台灣衛福部心理健康司8日舉辦「2024年世界自殺防治日」活動,今年主題為「改變自殺敘事-從心開始對話」。台大健康行為與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