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獎魔咒?科學家得獎後 生產力反降低
由史丹福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流行病學家約安尼迪斯(John Ioannidis)所帶領的團隊,8月於英國「皇家學會開放科學」(Royal Society Open Science)期刊發表一項研究,試圖量化重大獎項是否推動科學進步,並發現資深科學家在獲得重大獎項後,生產力不增反降。
約安尼迪斯博士研究小組,分析本世紀72位諾貝爾獎(Nobel Prize)得主和119名俗稱「天才獎」的「麥克阿瑟獎」(MacArthur Fellowship)得主,比較每位得主在獲獎前三年和獲獎後的發表和被引用次數,分析獲獎後生產力如何受到年齡和職業階段的影響;約安尼迪斯博士說,出版物可以讓我們深入瞭解每位學者有多少新作品,引用量化則可以看出該作品在該領域的影響力。
他的團隊發現,諾貝爾獎得主發表論文數量在得獎前後大致相同,但獲獎後的作品被引用的次數遠少於獲獎前的作品;麥克阿瑟獎得主論文量在得獎後稍有增加,但引用量基本上保持不變; 諾貝爾獎和麥克阿瑟獎得主每篇論文的引用率,均出現下降。
研究發現,年齡在獲獎者的科學生產力中有重大影響; 42歲或以上得主,獲獎後的引用和發表數量皆有所下降; 41歲或以下的得主,獲獎後的論文發表數量和引用次數均有增加。
「這些獎項似乎並沒有提高科學家的生產力,」約安尼迪斯博士指出,「真要說的話,甚至產生了反效果。」
諾貝爾基金會自1901年以來,一直為在物理、醫學和化學領域,為做出突破性成就的科學家頒發獎項,此外還另頒發和平獎、文學獎,以及自1969年增設的經濟學獎;麥克阿瑟獎成立於1981年,不同於諾貝爾獎是在評量成就,麥克阿瑟獎重視得獎者的潛力。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