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美國對中關稅沒降那麼多?瑞士談判結果藏細節

川普要求卡車司機具英語能力 華人炸鍋

脊髓傷患大腦植入Neuralink晶片 可操控電腦游標下棋、打電動

首位植入Neuralink大腦晶片的29歲脊髓傷患阿爾博(右)可用意念操控電腦游標下棋和玩遊戲,同時講話分享他使用Neuralink大腦晶片的感受。(截圖自Neuralink的X平台帳號)
首位植入Neuralink大腦晶片的29歲脊髓傷患阿爾博(右)可用意念操控電腦游標下棋和玩遊戲,同時講話分享他使用Neuralink大腦晶片的感受。(截圖自Neuralink的X平台帳號)

科技巨擘馬斯克(Elon Musk)旗下神經科學新創公司「Neuralink」20日公布一段影片,顯示首位植入Neuralink大腦晶片的29歲脊髓傷患阿爾博(Noland Arbaugh)可用意念操控電腦游標下棋和玩遊戲,同時說話分享他使用Neuralink大腦晶片的感受。

馬斯克20日透過前身為「推特」(Twitter)的「X平台」發布一段九分鐘的影片,顯示2016年6月因潛水意外導致雙肩以下癱瘓的阿爾博,2024年1月接受晶片植入手術並經過練習,可透過意念操控電腦游標下棋、打電玩「文明帝國六」(Civilization VI)。

阿爾博表示,植入Neuralink晶片「已改變我的人生」,「手術簡單且過程順利」,術後一天便出院。

馬斯克1月僅宣布首位患者接受Neuralink大腦晶片移植,恢復狀況良好。

阿爾博出院後便開始學習使用Neuralink的大腦晶片,訓練自己透過意念移動游標,「期間雖然遭遇一些問題」,但熟能生巧,現在只要盯著螢幕,游標就會有反應。

阿爾博表示,他曾經整晚都在打電動,但經過八小時後,Neuralink的電池沒電了,必須重新充電才能繼續玩。

Neuralink採無線充電,充電設備透過類似頭髮的電極連接植入頭骨的小晶片;Neuralink曾展示實驗猴站在充電線圈下方,為植入的晶片充電;至於為大腦植入晶片電池充電的一大挑戰是,確保溫度不會顯著提升。

華爾街日報報導,用意念移動電腦游標並非人機介面技術的重大進展,大腦晶片2004年首次移植人腦,協助癱瘓人士用意念移動游標,但當時的晶片必須透過大腦外的裝置傳輸數據,且需穿刺皮膚。

Neuralink的裝置透過無線傳輸,可在家中和實驗室外的環境使用。

Neuralink影片的另一大亮點是,阿爾博可以多工處理,只見他一邊下棋,一邊分享他植入晶片的經歷,而之前的人機介面需要特別專注單一任務。

晶片 馬斯克 華爾街

上一則

英媒:秦剛大起大落 凸顯習近平「定於一尊」

下一則

一洲焦點/川普封口費案將裁定、台立法院擴權還是改革?

➤➤➤想要快速掌握最新時事?世界新聞網免費電郵報(eNews),為您精選世界大事、熱門議題、生活趣聞,透過電子郵件送到您面前,讓您精準掌握天下事...即刻訂閱>>

延伸閱讀

超人氣

更多 >

世界新聞網為提供更佳的網站體驗,採cookies分析。如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cookies。
更多cookies、隱私權聲明可參考我們的「 隱私權與條款more > Worldjournal.com use cookies to improve your experience on our site. By using this site, you agree to our use of cookies.To find out more, read our update privacy policy.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