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美中貿易談判暫時結束 明天繼續磋商

20年前影片被挖出 教宗良14世曾觀戰白襪世界大賽

米粒般腦樣本 繪3億幅人腦圖 哈佛谷歌10年功製出最詳細大腦圖

哈佛大學和谷歌合作分析人類大腦樣本,小於米粒的樣本產生3億圖像,繪製出最詳細人腦圖。圖為樣本中細胞、血管和髓磷脂的分布。圖右上為興奮性神經元,圖左下為抑制性神經元。(圖片來源為bioRxiv共享資源)
哈佛大學和谷歌合作分析人類大腦樣本,小於米粒的樣本產生3億圖像,繪製出最詳細人腦圖。圖為樣本中細胞、血管和髓磷脂的分布。圖右上為興奮性神經元,圖左下為抑制性神經元。(圖片來源為bioRxiv共享資源)

哈佛大學谷歌合作分析小於米粒的人類大腦樣本,從中取得1400TB(terabytes )、足以寫成10億本書的資料,繪製出迄今為止最詳細的大腦圖像。

這一切,要從十年前哈佛分子與細胞生物學教授立克特曼(Jeff Lichtman)的實驗室,收到1立方毫米的腦部組織樣本說起。

這麼小小一點人腦,便含有5.7萬個細胞,230毫米的血管和1.5億個神經元突觸。

立克特曼說,「把這比米粒還小的樣本切開細看,真是美麗。可是隨著資料愈來愈多,我才發覺,這小不點 (內容太豐富) 遠非我們所能處理。」

他的實驗室和谷歌科學家合作十年下來,製出3億幅世上最詳盡的高解析度人腦圖像。

樣本取自一名嚴重癲癇症患者腦部。立克特曼說,為了終止癲癇症發作,從患者腦部取下一小粒樣本是「標準程序」,同時確保腦部組織是正常的,「不過除了患者年齡和性別,有關病人的資料我們甚麼都不知。」

為了進一步剖析,立克特曼團隊用鑽石鑲邊的銳利刀片,把樣本切成薄薄的細片,再把這些細片鑲入硬樹脂,又再切成約30奈米厚度 (相當於人類頭髮厚度的千分之一) 的更細薄片,如果不用重金屬染色,連電子顯像都看不出來。

團隊把數千薄片用專製的膠膜黏成一段「膠捲」:「如果每一段都拍攝一張相片,把每一張相片上下前後都連結起來,就是顯微鏡下的腦部三度空間圖像。」

因圖像占用巨量儲存空間,立克特曼想到2019年谷歌正在處理果蠅腦部的數位圖像,應有足夠的電腦硬體儲存人腦圖像,便接洽谷歌負責果蠅專案的資深科學家簡恩(Viren Jain)。

簡恩說,哈佛團隊剖析人腦,拍攝了3億張圖像,資料量巨大,因為都用高傳真顯像技術拍攝,清晰到每一個神經元突觸都很清楚。

谷歌團隊還動用了AI 技術,判別每張圖片裡細胞的類型及連結情況,最後製出腦部組織的3D互動模型,成為世上最大的人腦結構資料組。谷歌把它放在Neuroglancer網站,兩人聯名在「科學」期刊發表論文。

谷歌 哈佛大學 AI

上一則

英媒:秦剛大起大落 凸顯習近平「定於一尊」

下一則

一洲焦點/川普封口費案將裁定、台立法院擴權還是改革?

➤➤➤想要快速掌握最新時事?世界新聞網免費電郵報(eNews),為您精選世界大事、熱門議題、生活趣聞,透過電子郵件送到您面前,讓您精準掌握天下事...即刻訂閱>>

延伸閱讀

超人氣

更多 >

世界新聞網為提供更佳的網站體驗,採cookies分析。如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cookies。
更多cookies、隱私權聲明可參考我們的「 隱私權與條款more > Worldjournal.com use cookies to improve your experience on our site. By using this site, you agree to our use of cookies.To find out more, read our update privacy policy.

我知道了